延慶觀,原名重陽觀,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湖東北部,始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是為紀念道教中全真教創始人王喆(即王重陽)在此傳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的道觀,與北京的白云觀、四川的常道觀并稱為中國的三大名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慶觀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院內建筑呈中、左、右三路分布格局,中路為二進院落,從南至北依次為穿心殿、玉皇閣、三清殿;左路有六十甲子殿、八仙醉酒殿廊等;右路是重陽殿。寺院坐北朝南,在建筑上保留了宋元時期漢文化同蒙古文化融合的顯著特征。延慶觀的存在,使開封自宋朝以來的古建筑保持了宋、元、明、清的完整序列。
金大定十年(1170年)正月初四,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在金國的南京(今開封)浚儀橋邊的王氏旅店內仙逝。這位心如止水的高人,看似將紅塵中所有的眷念都拋棄了,但令人驚訝的是,他竟然留下了‘吾后必宅是’的遺言。弟子們為了紀念他,就地建立了重陽觀,成為全真教的一個標志性活動場所。”開封延慶觀繁塔文管所所長李曼帶領記者參觀時向記者介紹。
延慶觀的歷史在元朝最為輝煌,無論從建筑規模還是從道眾的人數上都堪稱空前絕后。“一種宗教倘若沒有統治階級的支持,便猶如沒有了依附的藤蔓,一旦所恃不存,便會灰飛煙滅。延慶觀經歷了幾個朝代的興衰更替,在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慶觀’。
從重陽觀開始,經歷戰火和洪水,延慶觀和老百姓一樣沒有安生幾年,一次次被毀,又一次次被修葺。“1963年,延慶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由國務院公布升格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對延慶觀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年,國家文物局撥款,修葺玉皇閣,重建穿心殿。”李曼說,這次修葺,使玉皇閣的面貌大為改觀,基本恢復了原來的狀況,清理出了已經埋于地下3米多深、750多年的玉皇閣基座。
李曼說,當時玉皇閣的基座低于地面3米,其周圍積水有40噸左右,這些情況給修復工作帶來很大的難題。但是工作人員想方設法,在玉皇閣周圍修建了防水墻、泄水及抽排水暗道,讓玉皇閣完整無缺地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次修復,還在原來的舊址上,重建了穿心殿。“作為開封市重點建設項目,2008年11月21日正式實施了玉皇閣整體頂升工程,閣體整體提高3.1米,徹底解決了閣體受地下水侵蝕的問題,杜絕了閣體裂縫繼續加大、惡化的風險,延長了國保文物生命。”李曼介紹,玉皇閣頂升工程是國內第二例類似的文物保護工程實踐,其難度及成功運用坑式靜壓樁托換頂升技術屬全國首例。
“經過多次修復,延慶觀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喜迎四方游人。”李曼說,為將延慶觀深厚的文化底蘊發掘出來,2011年年底,市政府提出復建重陽宮,再現重陽宮勝景工程。重陽宮景區規劃面積75畝,隨著開發工作的逐步深入,“規模宏大、殿宇輝煌,壯麗甲四方”的重陽宮將再次展現在我們面前。展望未來,延慶觀必將以更加精美雅致的面貌,展示古都開封道教文化別樣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