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紫關鎮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古鎮,保留著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荊紫關鎮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荊紫關鎮,地跨河南、湖北和陜西三省,號稱“三省一條街”的白浪街上有三個省份的基層政府: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湖北省鄖縣白浪鎮和陜西省商南縣白浪鎮,曾經各自的供銷社也齊聚在這條街上。
公元前304年,此地屬楚,楚王派太子荊來鎮守,于是就取名叫“荊子口”;西漢時,來往于此必經丹江河上鋪草的木橋,故稱“草橋關”;唐代航運的發展讓處在丹江口的荊紫關成為全國交通中轉站,而明清的荊紫關登上了它的歷史巔峰,《舊志》中記載明朝前期的荊紫關是:“康衢數里,巨室千家,碼頭上百艇接檣,千蹄接踵,熙熙攘攘,異常繁華。南宋時,因荊花遍野,改稱“荊子關”;元為荊子口,明時朝廷派兵駐守,遂改為“荊子堡”;清為荊子關,后取荊花呈紫色吉祥之意,改“子”為“紫”。
戰國時期,荊紫關就是兵家必爭的地方,它是秦國和楚國的分界線,當時秦楚經常打仗,著名的丹陽之戰就發生在荊紫關,秦楚打得不分勝負,荊紫關早上還是秦軍領地,下午晚上就被楚軍搶去,因此,就有了“朝秦暮楚”這個成語。
明清古建筑一條街,長街
長街最早建于唐代,明清達到鼎盛,街上現在還有幾百戶居民,保存完好的清代的房屋大概有上千間。長街承載著荊紫關厚重歷史,如今已經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街它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會館街”之一,有山陜會館、萬壽宮(江西會館)、禹王宮(湖南湖北會館)、平浪宮(船工會館),還有河南會館、城隍廟等等。清末的荊紫關更有“小上海”之稱。
上世紀70年代開始,荊紫關鎮政府就規定不準在長街蓋新式房屋,對老建筑進行仿古修繕,維持清代街道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