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窯古村落位于溫州蒼南橋墩鎮碗窯村,始于清代康熙年間,由閩汀連邑(福建汀州連城縣)遷居我浙甌昆(平陽)蕉灘之東,素業陶瓷傳家。碗窯,舊稱蕉灘碗窯,福建移民遷于此后,改稱碗窯。
碗窯古村落的古戲臺,木構建筑,保存完好。戲臺基高2米,面闊4米,通高8米余,四角立柱,平面呈方形,有后樓筑設。屋面蓋瓦,歇山造,外觀呈亭臺狀,造型典雅精致,頂面藻井留有戲曲故事彩畫。村落中至今仍保留著300多間清初樣式的古建筑,吊腳樓更具畬鄉風格,順坡拾級而筑,宛如一座石樸的山城。碗窯村很小,很僻靜。小小碗窯村在溫州的地圖上找不到,就連許多溫州人都不知道這個村落的存在。僅數十戶人家,背山臨水的村子,每戶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山泉繞過,恬淡秀美,宛如人間仙境。戲臺前為天井和三官廟,廟內藻井等裝飾同樣完好精致。該戲臺于1988年列為蒼南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明末清初,福建連城縣的巫氏等先民為避戰亂,一路內遷,至浙江省蒼南玉蒼山麓南坡(原平陽縣)蕉灘時,被當地的資源條件吸引,定居下來,重操原籍舊業———手工操作燒制陶瓷器皿,尤以青花陶瓷聞名。代代相傳,在清乾隆年間達到極盛。據史料記載,當時碗窯小小一個村落,竟吸引了40余姓聚居,人口多達4000人。碗窯人秉傳祖業,埋頭做碗,除了三四家開小客棧的,另有十來個人懂一點“官話”,給不通當地方言的客商們做做“翻譯”,其余的幾千號人口基本從事手工制陶。村里客商云集。雖然龍窯(階級窯)多達18條,但手工出品慢,要貨的人又多,商人們為了屯足貨,甚至一住半年。碗窯地處偏僻,生活簡單寂寞,為了留住客人,村里集資興建戲臺。村民們財大氣粗,一次性在半嶺、下窯各蓋一座戲臺。第二年,又按當時習俗,在戲臺對面蓋三官殿(意謂演戲是為了祭祖娛神,以避嫌傷風化)。碗窯的三官殿和戲臺工藝十分精良。三官殿里大大小小的藻井多達13個,形狀各異,無一類似。藻井層層描繪人物、詩詞、花草———據南戲專家們考證,至少繪有12支當時盛行的戲文。經過鼎盛期,碗窯漸漸走上下坡路。
該村清代青花窯址保存較為豐富,主要分布在村周圍山腳及下垟一帶,燒制產品有碗、盆、盞、杯、瓶等,窯床設施和產品燒制、裝飾等頗具甌窯特色。其燒制作坊等原始設施,如水碓、瓷土漂洗池、沉淀池及窯床等遺址、遺物,尚能較完整地保存。陶瓷加工制作的廠房矮小,工具簡陋,以水碓舂土,車盤以原木板制成,用手曳引。窯以磚土拱就,沿坡而立,層層疊疊,共有八九級,又名階級窯。每件成品從舂土垤出窯,要經過十幾道工序,全憑手工操作。現尚存廠房幾十間、碗窯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