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是僅次于皇宮的古建筑群,根據皇子的爵位等級其修建要按照一定的等級標準進行。清代王府一般分為親王府、郡王府、貝勒府、貝子府等多個等級,這是與清代的封爵制度相關的。
清代王府的建筑等級規格,在崇德、順治迄光緒各朝都有規定,其中順治和乾隆年間的府制規定較為詳盡,《大清會典》有載。王府的基本格局是東、中、西三路并列,東、西兩路的住房和花園限制得并不嚴格,可自由配置。中軸線上的建筑是體現府邸等級差別的所在,要按制度布置前殿后寢,一般為南北向,以正殿為中心。親王、郡王府共五重殿宇,貝勒以下四重。
北京的清代王府呈拱衛皇城之勢遍布于北京內城,F存46座王公府邸及遺址中,有21座位于東城區,它們是孚王府、寧郡王府、淳親王府、親王府舊址、惠親王府、和親王府(即段祺瑞執政府舊址)、惇親王府遺存(恒親王府)、循郡王府、和敬公主府、貝子溥倫府、貝子弘府、鎮國公溥蕓府、承恩公志鈞府、承恩公桂祥府、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府、蒙古王那彥圖府、普度寺(攝政王多爾袞府)、肅親王新府遺存、理郡王府遺存、貝子奕謨府花園遺存及載濤舊居(貝勒載濤宅)。有25座位于西城區,它們是恭王府及花園、鄭王府、禮王府、克勤郡王府、慶王府、醇親王府(攝政王府)、儀親王府、醇親王府(南府)、順承郡王府、阿拉善王府、奎公府、棍貝子府、魁公府、公府、魏公府、永府、濤貝勒府、洵貝勒府、敬謹親王府、綿德府以及莊親王府和平安里遺址、恂郡王府(老虎廟,殘留西南角一小段府墻)、端王府、定親王府等。
清代王府等級也可分為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種,世襲罔替即封王子孫每次可有一人按原爵襲封。縱觀清代封王,世襲罔替之封王又有兩種情況,即清初以佐命殊勛受封之八大鐵帽子王和后來“以天潢近支得封”的四大恩封世襲罔替親王。八大鐵帽子王即鄭親王、禮親王、莊親王、豫親王、肅親王、睿親王、克勤郡王和順承郡王。四大恩封世襲罔替親王為醇親王、怡親王、恭親王和慶親王。在十二家世襲罔替親王的王府中,有八家在西城區,有三家在東城區。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王府分布的東富西貴說。
世襲遞降指封王子孫襲爵需世降一等,也因為此,清代王府存在一府數主的情況。如恩封世襲罔替的醇親王府有南、北二府,南府的前身是榮親王府,北府曾是成親王府。恭親王府原是慶親王老府。巽親王府是禮親王府的一部分,康熙五十二年(1713)廢,乾隆朝改建為定親王府,今九三學社內的古建筑當為府中遺跡。誠親王府后被賜給了慎郡王。果親王府后被賜給瑞親王,其襲爵之貝子只得遷至卓公府。怡親王府有三座,帥府園的第一座怡親王府在始封王允祥死后被雍正帝改成賢良寺;朝陽門內大街路北的第二座怡親王府的府主在1861年宮廷政變中被慈禧處死,府邸被收回改賜予孚郡王。東單北極閣三條的第三座怡親王府原為寧良郡王弘皎的府邸,因為同治三年(1864)所復之怡親王爵由寧良郡王四世孫鎮國公載敦襲,故寧郡王府成了新怡親王府。恒親王府繼襲至奕奎時,已是鎮國公爵,而此時的仁宗第三子綿愷已晉爵為惇親王,正需分府,于是恒親王府被改賜為惇親王府。親王府于同治八年(1869)被賜給榮安固倫公主,同治十三年(1874)榮安公主病卒后,王府又被轉賜給恭忠親王奕之女榮壽公主,被稱作大公主府。新中國成立后在此開設了中醫院,1985年,北京市中醫院建樓時,大公主府被按原府建筑格局遷建至密云白河郊野,現為密云縣博物館。棍貝子府在清代京城諸多王公府第中稱謂最多,有誠親王府、固山貝子弘璟府、莊靜固倫公主府、四公主府、土默特郡王府等。
清代王府集中分布于北京內城,但也有個別例外情況。清初攝政王多爾袞的睿親王府和阿濟格的英親王府設在皇城,在他們被議罪削爵后即不再為王府。睿王府被改建成緞匹庫和嗎哈噶喇廟(乾隆年間改名為普度寺),英王府被改建為光祿寺。此后,宗人府于順治十五年(1658)上疏曰:“皇城為皇上宸居,諸王在內居住,所屬人員,往來出入,難以稽察,應遷居于外”,得到諭準。但乾隆帝四女和嘉公主的府邸仍設在了皇城中,且一直沿用至光緒朝(光緒百日維新時在此設京師大學堂,現京師大學堂建筑遺存中公主府正殿仍存)。另外,也有設在城外的王府,即昌平區的理親王府。因允是圣祖第二子,且是兩立兩廢的皇太子。世宗即位后,封其第二子弘為理郡王,詔于昌平鄭家莊平西府村建府。雍正六年(1728),弘晉封為理親王,仍以此為府,這是清代唯一一座不在京城內的王府,離京城有10余公里。
朝內大街的孚王府布局與《大清會典》規制基本契合,是最典型的清代王府建筑。王府占地4.4萬平方米,古建筑布局分三路,中路為禮儀空間,是王府的核心所在,保存最好,自南而北依次為宮門五間、銀安殿七間(兩側有翼樓各七間)、后殿五間、后寢七間、后罩樓七間。殿堂均為綠琉璃瓦頂,配房為灰筒瓦綠剪邊頂,府內有戲臺。西路是生活居住區,東路為府庫、廚廄及執事、侍從房舍,現已難窺舊貌。原外垣大門開在朝陽門內北小街,現大門為后建。寧郡王府規模不大,但前殿后寢及形制都很完備,是一處較好的郡王府實例。恭王府是北京市現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其建筑質量之精,后花園景物之幽美,在晚清王府中是比較突出的。今雖歷經滄桑,其風貌猶存。
清代自皇太極開始,即對宗室進行分封,當時的宗室王爵分為九等。在都城沈陽的皇宮周圍曾建有十余座王府。清滅明后,于順治元年(1644)定鼎北京,沈陽的王府除一座因主人被黜外,其余隨遷,并在北京新建了更氣派的王府。同時,還對諸子進行重新分封。清代統治者認識到“封而不建,實萬不易之常法”,遂確定了“諸王不錫土,而其封號但予嘉名,不加郡國”的原則,諸王沒有封地,不外出就藩,只受封吉祥的名號,獲賜在京城建府邸居住,諸王府邸即王府。順治六年(1649),又將宗王爵調整為十二等。順治十年(1653)確定了襲封制度,即親王、郡王一子襲封,其余諸子及貝勒以下諸等封王之子降級受封,奉恩將軍之子孫世授奉恩將軍。此后歷朝清帝登基,都例行對宗室進行分封,分封制度也不斷詳細、完備。
據統計,順治年間,被分封或晉升為親王、郡王的宗室即有8人,被封為多羅貝勒的3人,貝子18人,加上鎮國公、輔國公等,總計96人。此后各朝清帝繼續冊封皇子、皇孫,其中從順治到嘉慶朝,冊封的親王和郡王就有45人。王梓先生對清代諸帝皇子封王的情況進行了統計,其結果為:清代諸帝共有皇子115人(含嗣子),其中11人繼承帝位(4人登基前被封為親王),被封為親、郡王者37人,襲親、郡王者5人,被追封為太子、親王、郡王者12人。另有20位皇族子孫被清代諸帝“功封”或“恩封”為親、郡王。被封王者即可獲賜建府邸居住,京城的王府即隨著封王的增加而增加。據嘉慶時禮親王《嘯亭雜錄》載,從順治至嘉慶朝,京城共有王公府邸89所,有確切位置可指的78所。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圖》中標注王府總計42所。至光緒二十五年(1899),有記載可查的輔國公以上府邸共有50所。有些王府后來被改為寺廟,如順治初年的睿親王(攝政王)多爾袞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被改建為瑪哈噶喇廟,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次年改名為普度寺。世宗胤即位前的府邸于雍正三年(1725)被改為雍和宮,乾隆九年(1744)又被改為喇嘛廟。怡親王允祥的府邸于雍正八年(1730)允祥死后被改為賢良寺。辛亥鼎革,清室覆亡,諸王喪失俸祿,遂變賣府邸以維持生計,王府隨之紛紛敗落。大多數王府在變賣后被不斷地拆改、添建,部分淪為居民大雜院,逐漸支離破碎,多數已失原貌,甚至殘毀殆盡。據1959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隊的普查登記,當時北京尚有清代王府55處。
王府多附帶花園,《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記載:“京師園林,以各府為勝,以太平湖之舊醇王府,三轉橋之恭王府,甘水橋北岸之新醇王府,尤以二龍坑之鄭王府為最有名。其園甚鉅麗,奧如曠如,各極其妙!敝钡角宄┠,鄭王府花園——惠園還聞名遐邇,為清代北京最著名的王府花園之一!毒⿴煼幌镏靖濉份d:“惠園在西單牌樓鄭親王府,引池疊石,饒有幽致,傳是李笠翁手筆。園后為雛鳳樓,樓前有池,其后即內宮門樓。后有瀑布,高丈余,其聲瑯然可聽!爆F尚存留的有恭王府之萃錦園,醇王府之淥水園(今宋慶齡故居)。恭親王還在府外另建了一所小花園,即鑒園。棍貝子府花園的規模、氣勢和景色,在京城所有王府花園中無與倫比,該府還獲特恩引玉河水進府,因此花園中的湖水源于積水潭,F棍貝子府原有建筑大部分拆除,僅存三間卷棚歇山筒瓦頂的花廳、兩幢硬山過壟脊的重樓以及湖與假山。棍貝子府花園現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清代王府中一般都有自己的戲臺,如恭王府東路院北的主體建筑就是一座大戲樓,戲臺有臺柱、臺頂和上下場門,著名演員譚鑫培、王瑤卿、楊小樓等都曾在此登臺獻藝。現存王府保存有大戲臺的雖然不多,但皇帝賜園中的戲臺多有明確記載,這也是王府文化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