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志》云:1965年將表章、石頭縫、箭廠、馮家、南井、羊圈、民聲等胡同并入南池子,改稱南池子大街。那么,表章、石頭縫二條胡同在哪?
皇史宬,又名“表章庫”,即皇家檔案庫,“宬”的意思是指古代用于藏書的屋子。坐落在南池子大街南口路東,南面是明代東苑(今菖蒲河公園和東苑戲院),北面是燈籠庫和緞庫,東面是普勝寺。
皇史宬東西長,南北窄,呈長方形,四周有高大的紅墻,與皇城墻建筑規格。因此與東、南、北面建筑群之間形成胡同。
皇史宬與北面燈籠庫、緞庫之間形成的胡同,在明清時期稱表章庫胡同,民國以后簡稱為表章胡同。
皇史宬南邊的東苑,與紫禁城西面的西苑(今中南海)相對,始建于明初,也是皇帝與后宮娘娘度假之地,俗稱“小南城”,同樣建有高大的圍墻。
中國古建為磚木結構。蓋房不用一點木料幾乎不可能,蓋大殿不用一點木料,更是讓人難以相信。而皇史成就是這樣一座地地道道的石頭宮殿,全用磚石砌筑而成,無一根木料,俗稱“石頭殿”。
皇史宬與東苑之間的夾道,叫石頭縫胡同,“縫”即高墻之間的夾道。西城有大翔鳳胡同,1965年前稱“大墻縫”,是恭親王府與東面建筑之間的夾道。
皇史宬的東面是東苑的一部分,稱崇質宮,俗稱黑瓦殿。明英宗在“土木之變”中被蒙古瓦剌俘獲,放回后即被景泰皇帝軟禁在此地。八年后英宗奪回皇位,這里就成了一處“離宮”受到優寵。到了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戰事頻繁,崇質宮與東苑逐漸廢棄荒涼下來。
清順治八年(1651年),順治皇帝在崇質宮舊址敕建了一座喇嘛廟,作為清初高僧惱木汗在北京的駐錫處,并賜寺名為普勝寺。不過民間一般稱此寺為石達子廟,因為原來有個姓石的蒙古人住持過此寺,而民間百姓當時管蒙古人叫韃子,于是姓石的蒙古人就成了石達(韃)子,廟也就成了石達子廟了。普勝寺是清初為惱木汗所建的三大寺之一。普勝寺到清朝末年就破敗了。1913年歐美同學會會員集資2000兩白銀購得已破舊的普勝寺,翻修后建立會所。此后普勝寺一直作為歐美同學會會址使用至今。
南河沿大街至南池子大街之間的主要通道灣子胡同,因靠近菖蒲河水系而得名。從南河沿呈“Y”形向西至南池子,分別稱南灣子胡同和北灣子胡同,就是因為有皇史宬和崇質宮擋斷之故。北灣子胡同北側是緞庫和燈籠庫,南灣子南側現在是菖蒲公園和歐美同學會。
民國時期南灣子胡同1號是三朝元老(清末、北洋政府、南京政府)京城軍事統領江朝宗宅,解放后是北京市土地局所在地。
表章胡同與石頭縫胡同,西起南池子大街,東至北灣子胡同和南灣子胡同,1965年并入南池子大街。
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13年(1534年)7月,最初計劃在此敬奉皇帝像,故命名“神御閣”,但完工后(明嘉靖15年7月),嘉靖皇帝又決定專用該建筑存放皇帝的實錄和圣訓,而皇帝畫像則另修景神殿恭奉,因此,乃將“神御閣”更名為“皇史宬”。清代仍將皇史宬作為保藏皇家檔案之所,其基本功能不變。
我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金匱石室”的制度。《漢書·高帝紀下》記載:“與功臣刻符作誓,丹書鐵拳,金匱石室,藏之宗廟。”所謂“金匱”,即是銅制的柜子;所謂“石室”,就是用石頭砌筑的房子,其目的均是為了防火,讓其保存的珍貴檔案,能永久地保存下去。爾后歷代檔案庫,均因襲秦、漢舊制,而又各有所發展,供保存各朝皇帝的“實錄”、“圣訓”、“玉碟”之類的皇家檔案。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建有這類檔案庫,但多數已毀,象皇史成這樣保存完整的,已幾乎都沒有了,這就越發顯示出這組建筑的特殊價值。
北京的表章胡同與石頭縫胡同
來源: 瀏覽 1769 次
更多關于 北京的表章胡同與石頭縫胡同 的信息
古建筑排行
- 法門寺
- 中國古建筑小木作的代表:公..
- 中華第一木樓飛云樓
- 慈壽寺萬歷玲瓏塔
- 云南大理巍山古城
- 曾八支祠——湖南省規模最大..
- 沈陽故宮古建筑
- 玉蟾宮
- 靈壽傅氏透雕古牌樓
- 沈陽故宮
- 樊川興教寺
- 徽州古城
- 徽州古牌坊
- 漳州牌坊
- 景德街牌樓
- 頤和園琉璃牌樓
- 國子監琉璃牌坊
- 息心寺
- 永樂宮
- 山西晉中市介休源神廟
- 隆興寺
- 摩訶庵
- 清化寺
- 先農壇(北京古代古建筑博物..
- 北京市房山區南窖村古村落
- 明代古村落北京市密云墻子路..
- 山西北辛武村清代古建筑太和..
- 山西省忻州市五臺山佛教古建..
- 廣東潮州古建筑己略黃公祠
- 湖南宋代建的古建筑湘陰文廟
- 明清時期古建筑木石結構牌坊..
- 張壁村的古堡建于什么時期
- 地跨豫陜鄂的古鎮荊紫關鎮
- 懸崖上的古村落山西虹霓村
- 北京明代玲瓏寶塔慈壽寺塔
- 素有八卦村之稱的呈坎古村明..
- 四川隆昌是中國石牌坊之鄉
- 承德避暑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