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國最盛世的朝代,長安城一共有110坊,每個坊都有名字,有新昌坊、宣平坊、昭國坊和常樂坊等,唐古都長安城,將大街劃分成一塊一塊的,像菜畦一樣。每一塊被稱做“坊”。明成祖朱棣在老北京城的建置,亦深受唐古都長安城建置的影響,在外城、內城、皇城,皆有不少“坊”。
老北京的“外城”有八坊
今日北京“正陽門”(俗稱“前門”)及其東側“崇文門”(俗名“哈達門”),西側“宣武門”(俗稱“死門”),被人們通稱為“前三門”。前三門以南,直至“永定門”,范圍“計長二十八里”《宸垣識略》,皆為老北京的“外城”,也稱“外羅城”,老北京人還習慣叫它“帽子城”。城墻“高二丈”,城門有七座:南面的正門,名為“永定門”,其東西兩側,東曰“左安門”,西曰“右安門”。外城的東西兩側,各有一門:東曰“廣渠門”,西曰“廣寧門”。外城的東北隅和西北隅,亦各有一門:“東便門”和“西便門”。
老北京外城的坊,都集中在外城南面的正門“永定門”及其東西兩側的“左安門”和“右安門”之內,有八坊:正東坊、正西坊、正南坊、正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宣南坊、白紙坊。
內城有二十坊
老北京城的內城,亦稱“京城”,“周四十里,高三丈五尺五寸。”(《宸垣識略》)內城,有城門九座:南面有“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內城的北面有“安定門”、“德勝門”;內城的東面有“朝陽門”和“東直門”;西面有“阜成門”和“西直門”。據古籍《宸垣識略》里記載:自“明永樂七年為北京城,十九年乃拓其城。本朝鼎建以來,修整壯麗,其九門之名,則仍舊焉。”
老北京的內城坊,皆集中在京城四面的城門之內。
南面的正門“正陽門”及東西兩側的“崇文門”和“宣武門”之內,有三坊:南薰坊、澄清坊、大時雍坊。
北面的“安定門”和“德勝門”之內,有七坊:教忠坊、崇教坊、昭回坊、靖恭坊、靈椿坊,金臺坊、日忠坊。
東面的“朝陽門”和“東直門”之內,有五坊:明時坊、黃華坊、思城坊、南居賢坊、北居賢坊。
西面的“阜成門”和“西直門”之內,有五坊:阜財坊、成宜坊、鳴玉坊、日中坊、金城坊。
皇城有六坊
“皇城在京城中,周十八里有奇。”(《宸垣識略》)皇城的正門,創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稱為“天安門”。“天安門”之內,“紫禁城”(俗名“皇宮”)南面的正門“午門”之南,有“端門”。皇城的東面和西面,各有一門:東曰“東安門”,西曰“西安門”,皇城的北面,曰“地安門”。
皇城的坊,集中在“東安門”和“西安門”之外,各有三坊。“東安門”外的三坊,為保大坊,仁壽坊、明照坊,“西安門”外的三坊,為積慶坊、安福坊、小時雍坊。
總之,老北京城,有不少的“坊”,但是,今天的北京城,僅存有一個“白紙坊”的地名了。
古籍《天府廣記.城坊》中有“坊”的記載:“京師之地分為五城,每城有坊。”五城,指東城、西城、南城、北城和中城。書中列出了各城坊的名稱。從《天府廣記.城坊》的坊載來看,顯然“坊”是指五城內以行政區劃分的一種“單位”,坊以下分若干街巷等。每坊皆有坊門,或曰“牌坊”。特別是“牌樓”,盡管后來演變為一種造型美觀、結構繁雜的街頭標志和裝飾性的建筑物,但仍然與“坊”的建置密切相關。例如,北京著名的東四牌樓和西四牌樓,就是與京城“坊”的建置不可分的。對此,清人朱一新在《京師坊巷志稿》里有記載:“東大市街有坊四:東日履仁,西日行義,南、北日大市街。俗稱東四牌樓大街。”“西大市街坊四:東日行仁,西日履義,南、北日大市街,俗稱西四牌樓大街。”
北京著名的東四、西四、東單和西單四座牌樓,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皆地處內城商業繁華鬧市,四座牌樓分別修建在四個主要的街口上。
四座牌樓的建制皆同,均為四柱三門七樓式。四根主柱下面有一米多高的漢白玉夾柱石,各柱頂部前后斜向支撐著一根戧柱。老北京城的這種街道牌樓,以木質結構為主,大小不等,形式多樣。大者,如“外城”的五牌樓,是一座六柱五間十一樓的大型牌樓;小者,如國子監街的四座牌樓,為兩柱一間三樓的小型牌樓。
其中,如西四牌樓,明代時還是殺人的刑場,當時稱為“西市”。斬刑在西邊牌樓下執行,而凌遲(剮刑)則在東邊牌樓下。明末楊士聰所撰寫的《甲申核真略》記載:“西四牌樓者,乃歷朝行刑之地,所謂戮人于市者也。”直到清代,刑場才移至宣武門外菜市口。
牌坊牌樓,盡管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大體上有如下幾種情形:
1.街道牌樓。木質結構的這種街道牌樓,是我國古老城市街景的特殊建筑。它大大增強了古城的歷史文化藝術面貌。比較典型的例子,有東四、西四牌樓,東、西長安街牌樓,正陽門五牌樓等,其共同的特點是美麗壯觀;還有老北京帝王廟前橫跨羊市大街(今阜成門內大街)的兩座景德街牌樓,是一座三間四柱七樓的牌樓,完全為木結構,造型優異,雕飾精美,堪稱“牌樓的杰作”。
2.壇廟寺觀牌坊牌樓。這種牌坊牌樓全國各地雖有不少,但還是北京的最具有代表性。例如,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社稷壇內,都有不少牌樓。其中,特別是天壇的“圜丘壇”每面的三列牌坊最具有代表性。寺觀的牌樓有大高殿和帝王廟牌樓;北海天王殿、西山臥佛寺、香山昭廟和國子監的琉璃牌樓,雕制燒造都十分精美,色彩艷麗,可稱得上是一座座藝術品了。
3.陵墓祠堂牌坊。最為著名的是北京十三陵的牌坊,在現存的石牌坊中不僅最具代表性,而且規模大、年代久遠。
4.橋梁津渡牌樓。這類牌樓,不儀是橋梁津渡的指示標志,而且給橋梁津渡增添了藝術價值。老北京城這類牌樓亦有不少,如原來北海大橋兩頭的“金鰲”、“玉蝀”牌樓,以及今日北海公園團城后面,通往瓊島的“堆云”、“積翠”牌樓,都是相當雄偉壯觀的。它們都是三間四柱三樓的木牌樓。
北京的古牌坊,牌樓列舉國子監街牌樓(屬于街道牌樓)
此類牌樓,現在僅存有國子監街牌樓了。這座牌樓的位置在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國子監街(原名為“成賢街”)。
國子監簡稱“國學”。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明清增修。內有彝倫堂、辟雍亭;其東西兩廂為率性、誠心、崇志、修道、正義、廣業六堂,陳《十三經》石碑198座(現移于東西夾道);六堂北首為繩愆廳、博士廳及敬一亭。今為首都圖書館所在地。國子監原是元、明、清三代的國立大學,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學府,是為封建王朝培養“圣賢”的地方。這條街上的四座木質彩繪牌樓由此得名為“國子監街牌樓”。
這四座牌樓,街東、西兩端路口各立一座,街中段立兩座。東西兩端路口的牌樓橫額書寫“成賢街”三個大字;街中段兩座牌樓橫額上書“國子監”三個大字。這四座牌樓,均為一間二柱三樓式,柱為朱紅漆出頭沖天式,樓頂為綠色琉璃瓦頂,正脊兩端有吻獸,垂脊頂端置小獸。國子監街牌樓,是北京城惟一保存完整的街道牌樓,是珍貴的藝術遺跡。
天壇與圜丘壇兩座牌樓和戒臺寺石牌坊(屬于壇廟寺觀牌樓)
這類牌樓尚存一些,代表性的是天壇公園內的兩座牌樓和戒臺寺的石牌坊。
天壇創建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永樂十八年(1420年),為明清兩代封建帝王祭天的地方。天壇落成后,因合祭天地,故初名為“天地壇”。明世宗(朱厚熄)當政期間,于嘉靖九年(1530年),在京城的北郊安定門外,另建了一座地壇,初名為“方澤壇”,故京城南郊的“天地壇”改名為“天壇”,沿用至今。
“天壇”,實際上是“圓丘”和“祈谷”兩壇的合稱,兩壇同建于南北一條“中軸線”上。“圜丘壇”在天壇內的南半部,它坐北朝南,四周繞以紅色宮墻,上飾綠琉璃瓦,并被人們俗名為“子墻”。子墻的四周,各有一座大門。東面的叫“泰元門”,俗稱為“東天門”。西面的名為“廣利門”,俗稱為“西天門”。南面的叫做“昭亨門”,俗名為“南天門”。北面的名曰為“成貞門”,俗稱作“北天門”。
在“南天門”外,有東、西兩座牌樓,明清兩朝帝王祭天時,都要在西牌樓下轎,然后步入昭亨門(正門)。昭亨門內,就是舉行雩禮,為百谷祈求膏雨的地方——圜丘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