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犀飲卮詩帖》,元,周伯琦書,紙本,冊頁,縱27.1厘米,橫57.3厘米,楷書,22行。
《通犀飲卮詩帖》釋文:
伏承御史大夫道隱相國,寄惠通犀飲卮,德意醲厚,銘感肺腑。謹歌長句,遙致多壽之頌,仰祈鈞鑒。文犀通天不世寶,制為飲器端且好。玄云簇雪漏晨曦,混樸溫然蔚文藻。不欹不溢中有容,金玉芬華盡驅(qū)掃。上公念我久病軀,寄惠衡門驚絕倒。酸寒一洗輟巷瓢,雅潔相期見懷抱。公持天憲佐九重,斟酌元氣調(diào)八風(fēng)。包荒弭沴群望颙,遙瞻瑞藹蓬萊東。此卮滿泛流霞紅,愿公散作春融融,祝公上壽齊神嵩。至正乙巳孟秋,下士周伯琦再拜上。
本幅鈐款印3方:“周氏伯琦”、“玉雪坡”、“素行齋”。鑒藏印有項元汴、安岐、孫承澤諸家印。
“卮”是古代一種酒器,“通犀飲卮”是用犀牛角制成的酒具。從詩中得知,“通犀飲卮”是道隱相國惠贈周伯琦的,伯琦遂賦七言長句贊美這件曠世寶器,并藉此為道隱相國祝壽。作品寫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屬伯琦晚年作品。《元史》傳載,伯琦曾“摹王羲之所書蘭亭序、智永所書千文,刻石(宣文)閣中”。足見其師古功力。此篇字體較扁,運筆融入篆書圓轉(zhuǎn)柔勁之筆法,書風(fēng)古樸秀潤。
周伯琦簡介
周伯琦(1298—1369年),字伯溫,自號玉雪坡真逸、堅白居士,饒州(今江西鄱陽)人。幼隨父宦游京師,入國學(xué),為上舍生。元至正八年(1347年)為翰林待招,累升直學(xué)士。十四年(1354年)為江東、浙西肅政廉訪使。十七年(1357年)拜資政大夫、江浙行省左丞。招諭張士誠,被張扣留達十余年。張士誠既滅,伯琦乃得歸故鄉(xiāng),不久卒于家中。伯琦博學(xué)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當時。篆書習(xí)徐鉉、張有行筆,其字肥潤可愛。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臨《石鼓文》冊。著有《六書正訛》、《說文字源》及詩文稿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