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刻雕塑主要集中在知名的石雕玉石產地的故鄉,中國四大石雕之鄉是浙江麗水青田,湖南瀏陽,福建壽山以及四川廣元利州區。
青田石雕
產品產地:浙江省麗水青田
石雕產品特性:五彩繽紛、玲瓏剔透、晶瑩如玉,別具藝術效果
青田石,地質學稱“葉蠟石”,是一種耐高溫的礦物。葉蠟石并非都可用于雕刻,可用以雕刻的是優等葉蠟石,它占總量不到百分之一。青田石色彩豐富、光澤秀潤,質地細膩,軟硬適中,可雕性極強。用青田石雕制的作品五彩繽紛、玲瓏剔透、晶瑩如玉,別具藝術效果。青田石英鐘分子結構均勻細密,雕鏤的線條可細微到頭發絲而不斷裂,做成印章,篆刻時走刀利落順暢,印章久用不損邊鋒,印油不易滲入印體。 產品歷史:青田石雕是以青田石作為材料雕制而成的藝術品。以秀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藝博得人們喜愛,石作為材料雕制而成的藝術品。以秀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藝博得人們喜愛,被喻為“在石頭上繡花”,令人嘆為觀止。 青田石雕是中國傳統石雕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歷史悠久。
菊花石雕
菊花石雕產地:中國湖南瀏陽。
歷史:瀏陽菊花石雕已有悠久歷史。據傳說,在200多年以前,當地人們在瀏陽河上游碧波潭附近采石砌堤時,無意中發現了這種奇特的巖石,于是當作珍物取回家中供奉廳堂,或者陳設于書案,也有的將它雕刻成硯臺、筆筒、花瓶之類工藝品。從此,瀏陽菊花石和菊花石雕,名噪一時。
品種:石雕工藝由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發展到現在的圓雕、鏤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來的平面苗葉發創立體花卉,由山水花草發展到古今人物、飛禽走獸。
特點:菊花石雕是用菊花石雕刻而成的。菊花石是瀏陽河上游,瀏陽縣永和鎮附近的碧波潭中特有的產物。這種巖石與眾石不同,它色澤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顯現著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狀白色花紋,其花紋潔白晶瑩,花紋奇趣天成。據地質學家考察,瀏陽菊花石是一種以燧石結構為核心的碳酸鈣集合體。其花萼部分是堅硬的硅質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鈣沿石灰巖裂縫充填而成的放射晶體狀集合體。
工藝:菊花石的開采取石并不容易。過去,采掘方法相當落后,采石匠人們只能在每年秋季,當潭水下落時,結筏咿咿呀呀地駛進碧波潭,然后由識水性又懂得開掘菊花石的匠人,潛入六至七米深的潭水中,揮錘鑿眼,從巨大的巖石上撬下有花的石料。匠人們把水淋淋的菊花石堆放在岸邊,讓它與自然界的菊花共相比美。
壽山石雕
壽山石雕產地是福建福州倉山區 壽山石雕產于福建福州。福州壽山石質地奇異,學名“葉臘石”,因產于福州北郊的壽山而得名。壽山石品種繁多,或以 產 地取名,或以坑洞命名,或以色相命名,約百余種。以產地分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類。其中以田坑石最佳。田坑石,簡稱“田石”,零散埋藏在壽山周圍約數里長的溪流兩旁砂層中。質極 溫嫩,肌內隱隱可見蘿卜細紋,色澤外濃而向內漸淡,外表常裹黃或黑色石皮。按顏色又分為田 黃、田白、田紅、田黑四種。田黃石略呈透明,具有蘿卜一樣的紋條帶,呈桔黃、熟栗黃、枇杷 黃或金黃色。是壽山石中罕見之珍品。其顆粒和塊度不大,歷史上最大的一塊重4、3公斤。田黃石具備石之六德:細、潔、潤、膩、溫、凝,故有“石帝”之稱。曾有人建議把壽山田黃石作 為“國石”。壽山石中還有水坑石和山坑石。水坑石多呈晶瑩透明狀,富有光澤,其中“坑頭石”、“凍油石”、“水晶凍”、“魚腦凍”、“黃凍”等品種,質地優良,開采不易,亦甚名貴。山坑石中名目很多,有80多種。壽山石雕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共分圓雕、浮雕、鏤雕、薄意、印鈕五大類,品種千余種。其中有人物、動物、花果、山水、花卉等供人們陳設的欣賞品,也有文具、煙具、花瓶、印章等實用品。
廣元白花石刻
廣元白花石刻,廣元民間石雕工藝品。廣元出產一種白花石,石質細密柔潤,是藝人制作筆筒、筆架、花瓶、座屏、仿古器皿、硯臺的極好材料。石刻用色得體,各盡其態,浮雕層次豐富,高雕鏤空剔透,顯得格外玲瓏精致。各式山水風景屏極富詩情畫意。多次參加全國工藝美展并赴國外參加博覽會,為中國石刻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