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雕塑起源于西方,世界上知名的雕塑作品主要在歐洲和美國,樣子收藏網給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知名的雕塑作品。
1.維納斯女神像
維納斯女神像是最美麗的雕塑塑像,雖然是斷臂的,但是仍然是最完美的。大理石雕像, 維納斯女神像高204厘米,被尊稱為盧浮宮的鎮館之寶。在希臘化時期,表現女性人體美的雕塑日漸增多,對愛與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維納斯的歌頌更是層出不窮,其中最為著名雕像的就是這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并已經成為贊頌女性人體美的代名詞。 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神,也是象征豐饒多產的女神。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忒。傳說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誕生,在三位時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來到奧林匹斯山,眾神被其美麗容貌所吸引,紛紛向她求愛。宙斯在遭其拒絕后,遂把她嫁給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卻愛上了戰神阿瑞斯,并生下小愛神厄洛斯。后曾幫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臘最美的女人海倫。引起希臘人遠征特洛伊的十年戰爭。《米洛斯的維納斯》是舉世聞名的古希臘后期的雕塑杰作。
1820年2月,在愛琴海的米羅斯島上,一個農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時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兩截,并與刻著名字的臺座、拿著蘋果的手腕以及其它斷片等等一道,散落在附近的田地下。已懂得這是值錢的東西的農夫,立刻將它們埋原,并報告了在島上的法國領事。領事稍付定金,即通知當時設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國大使。幾乎與此同時,在愛琴海搞測量的一位法國海軍士官,名叫鳩爾?丟孟?都爾維爾對此表示了更大的關注。這是一位希臘藝術的愛好者,當他看過這些雕像的塊片以后,認為它們是一個整體,并第一個斷定這就是維納斯的雕像。于是立刻告訴農夫,法國決定把她買下,要他不必再到處聲張了。隨即趕到君士坦丁堡,向大使命陳詳情,促使大使下了決心并派專人前去交易。不料島上的長老出于本島的利益而中途插手,開會議決命農夫將雕像賣給在土耳其任職的一位希臘大官,當法國人趕到島上時已經是雕像裝船的關頭了。見此情景,他們幾乎要動武,命令法國船艦隨時準備行動。頓時,愛琴海上戰云密布。恰巧,一場暴風而解了圍。它推遲了土耳其船只的起航,為法國使者爭得了斡旋的時機,他們軟硬兼施,把雕像終于轉到了法國船上。后來又給島上贈送金錢,從而取得了島上放棄雕像的誓約書。雕像順利運抵巴黎,由于種種政治、人事方面的原因,一直推至 1821年3月2日,國王路易十八才正式接受獻禮。從這一天開始,她便成為法國國家財產。當時的登記名稱是“在希臘群島中的米羅所發現的維納斯像”,并被陳列于羅浮宮特辟的專門展室中。
2.自由女神銅像
自由女神像聳立在自由島上,已成為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的象征,永遠表達著美國人民爭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女神銅像198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自由女神像,作為美國象征,位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以西的一個小島--自由島上,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紐約港入口處,日夜守望著這座大都會,迎來了自19世紀末以來到美國定居的千百萬移民。女神像的鋼鐵骨架由設計巴黎鐵塔的埃菲爾設計,雕像由法國雕刻家維雷勃杜克設計,并在巴黎完成。法國政府將這一標志自由的紀念像,作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贈給美國。自從1886年落成以來,它聳立在紐約港的入口。
自由女神像是自由的象征,女神像高46米,連同底座總高約100米,是那時世界上最高的紀念性建筑,其全稱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銅像以120噸的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以30萬只柳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銅像內部的鋼鐵支架是由建筑師維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埃菲爾鐵塔聞名于世界的法國工程師埃菲爾設計制作的。 1869年,巴特爾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圖設計。1874年造像工程開工,到1884年完全造竣,前后歷時十年,雕像僅食指就有2.5米長,1米寬,指甲則有75厘米厚。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贈送給美國。8月5日,神像底座奠基工程開始,基座高約27米,由花崗石混凝土制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處的混凝土巨柱。該古堡是一座軍用炮臺,呈八角星狀,于1808-1811年為加強紐約港的防衛而建,1840年翻新。1885年6月,整個塑像被分成200多塊裝箱,用拖輪從法國里昂運到了紐約。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在腳手架上將30只鉚釘和約100塊零件,組合一處。28日,美國總統克利夫蘭親自主持了萬人參加的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禮。1916年,威爾遜總統為女神像安裝了晝夜不滅的照明系統并主持了竣工儀式。1942年美國政府做出決定,將自由女神像列為美國國家級文物。
女神雙唇緊閉,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著羅馬式寬松長袍,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幾米長的火炬,左手緊握一銅板,上面用羅馬數字刻著《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日期--公元1776年7月4日,腳上散落著已斷裂的鎖鏈,右腳跟抬起作行進狀,整體為掙脫枷鎖、挺身前行的反抗者形象,女神氣宇軒昂、神態剛毅,給人以凜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其端莊豐盈的體態又似一位古希臘美女,使人感到親切而自然。當夜暮降臨時,神像基座的燈光向上照射,將女神映照得宛若一座淡青色的玉雕。而從女神冠冕的窗孔中射出的燈光,又好像在女神頭上綴了一串閃著金黃色的亮光,給熱鬧而喧囂的大都會平添了一處頗為壯觀的夜景。創造這一藝術杰作的是法國雕塑家巴特爾迪,女神的形象源于他在17歲時親眼目睹的激動人心的一幕: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了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政變。一天,一群共和國黨人在街頭筑起防御公事,與政變者展開巷戰。暮色時分,一位忠于共和政權的年輕姑娘,手持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沖去,不幸中彈犧牲。從此,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另外,女神像的形體以巴特爾迪后來的妻子為原型創作,面容則取自他的母親。雕像把自由女神描繪成一位身披飄逸長袍的婦女,右手高舉點燃的火炬,左手持一標有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宣言》發表日的銘板。頭冠上有七支像寶劍一樣的突出物,代表著七個海洋和七塊大陸。
3.《擲鐵餅者》雕塑
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34年是希臘雕塑藝術的全盛時期,藝術史上稱為“古典時期”,大量優秀的雕塑作品出自這個時期,《擲鐵餅者》就是現存流傳最廣的藝術杰作之一,也是古希臘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這個作品是古希臘雕塑藝術的里程碑,顯示出希臘雕刻藝術已經完全成熟。雕塑贊美了人體的美和運動所飽含的生命力,表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雖然原作已經失傳,但我們仍能從復制品中感受到那生命力爆發的強烈震撼,也是我們研究古希臘雕刻的重要資料。
《擲鐵餅者》是大理石云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米開朗基羅創作于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于佛羅倫薩美術學院。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
《擲鐵餅者》取材于希臘的現實生活中的體育競技活動,刻劃的是一名強健的男子在擲鐵餅過程中最具有表現力的瞬間。雕塑選擇的鐵餅擺回到最高點、即將拋出的一剎那,有著強烈的“引而不發”的吸引力。雖然是一件靜止的雕塑,但藝術家把握住了從一種狀態轉換到另一種狀態的關鍵環節,達到了使觀眾心理上獲得“運動感”的效果,成為后世藝術創作的典范。
擲鐵餅的強烈動感與雕像的穩定感結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個雕像身體自由屈伸和旋轉的軸心,同時又保持了雕像的穩定性。擲鐵餅者張開的雙臂象一張拉滿弦的弓,帶動了身體的彎曲,呈現出不穩定狀態,但高舉的鐵餅又把人體全部的運動統一了起來,使人們又體會到了暫時的平衡。整尊雕像充滿了連貫的運動感和節奏感,突破了藝術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傳遞了運動的意念,把人體的和諧、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達得淋漓盡致。體現了古希臘的藝術家們不僅在藝術技巧上,同時也在藝術思想和表現力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尊雕像被認為是“空間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體育運動的最佳標志。
4.大衛
大衛是米開朗基羅創作于公元1501-1504年的云石雕像, 大衛雕塑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現收藏于佛羅倫薩美術學院。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大衛左手上舉,握住搭在肩上的"甩石帶",右手下垂,似將握拳。頭部微俯,怒目裂眥地直視前方,處于迎接戰斗的狀態。從藝術效果來看,這種矛盾高潮到來之前的狀態更富有吸引力。從思想效果上說,雕像充分體現了一種頑強、堅定和正義的精神氣質。米開朗基羅把大衛作為保衛共和制城市的一名青年戰士的典型來塑造,這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在藝術技巧上,藝術家以解剖學為基礎,對人體結構和全身的筋肉都表現得極為合理極為自然,同時對手的關節和大腿加上夸張加長,手和腳稍大,這對一個少年來說是正常的。面部表情也非常逼真,他雙眉緊鎖,目光炯炯,全神貫注,顯示出壓倒一切敵人的威武姿態。這件作品成為后世藝術家學習雕塑的楷模,是雕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5.門考拉夫婦立像
門考拉夫婦立像閃綠色粘板巖雕刻,高約142 厘米,約創作于公元前2600年,現收藏于美國波士頓博物館。這是埃及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的一尊雙人立像,也是當時帝王立像中最典型的代表。雕像刻劃的是埃及古王國第四王朝第五個法老門考拉和他的王妃。國王夫婦并肩而立,兩人身高幾乎相等,左腳都向前邁出一步,但這種步伐只是模式化的,絲毫沒有前進的意思。人物的重心落在兩腿中間,給人以安定穩固的感覺。法老本人兩臂垂直,雙手握拳,表示他是埃及力量的中心;王妃則左手彎曲放在法老的左臂上,右臂圍繞在法老的腰間,姿態僵直呆板。法老夫婦的頭都微微向上仰起,神態拘謹而威嚴,冷若冰霜的表情中似乎還帶有一絲微笑。這些人物表情和姿態都是古埃及帝王夫婦像的典型模式,體現了“王權神授”的威嚴。更值得注意的是,雕像對男女的身體作了不同的處理,反映出作者準確運用人體解剖結構的能力和對造型進行高度藝術概括的創作傾向。同時,王妃那薄而緊身的長衣,表現出女性柔軟起伏的曲線和優美的體形,也體現了當時藝術家們高超的雕刻技巧。
埃及古王國時期的帝王雕像作品,無論是坐像還是立像,都嚴格遵循著“正面律”的程式化造型。而《門考拉夫婦立像》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