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可以成為雕塑材料的不少,但是以柔軟的酥油作雕塑原料卻是只有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城魯沙爾鎮的塔爾寺才有這種藝術。酥油花藏語覺安欽巴,意為“十五供品”,亦稱“酥油花”,是我國青藏高原上一種獨特的油塑藝術。
酥油是青藏高原藏族等牧民的奶油類食物,是用牛奶經過反復攪拌后提出的黃白色油脂。這種油脂呈凝固狀,柔軟細潔,可塑性極強。用酥油花雕塑的作品,具有形態逼真,顏色艷麗,題材廣泛的特點。
酥油花雕塑工藝
酥油花是用酥油作原料,配上各色顏料,雕塑成各種佛像、人物、花鳥走獸和亭臺樓閣的藏族民間手工藝,酥油花最早產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貼花。酥油花的塑造方式、花色品種、內容題材和工藝技巧都不斷發生著變化。酥油花的制作分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束形、上盤、開光六道工序。寺院里的大型酥油花以宗教雕塑題材為主(如《釋迦牟尼本生故事》、《釋迦牟尼十二行傳》、《蓮花生本傳故事》、《宗喀巴本傳故事》等,凡佛之造像必守“三十二相”要求),兼及藏戲、神話傳說和歷史人物(如《文成公主進藏》),另外還有一些別致的小型酥油花。
酥油花的原料十分講究,需用上年塑制酥油花后拆除下來的陳舊酥油和精細草木灰摻和成韌硬的黑色胎料,方可制胎塑形。塑造時,溫度要求較高,制作難度較大。一架酥油花,從整體來看,亭臺樓閣數十座,人物、走獸動輒以百計,大至一兩米的菩薩金剛、小至十數毫米的花鳥魚蟲無所不備,浮雕與圓雕結合,人物與景物結合,佛界與凡間結合,動態與靜態結合,時空分而不斷,物象繁而不亂,色彩繽紛,渾然一體,令人嘆為觀止。酥油花展出時還有十多人組成的小型樂隊在旁伴奏。
1409年,酥油花雕塑傳入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寺,每年正月十五日,皓月升起,華燈初放,塔爾寺便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燈節,人們做花、賞花,祈求吉祥平安,酥油花雕塑藝術在此相沿成習。
酥油花雕塑藝術
來源:樣子收藏網 瀏覽 2365 次
上一篇:白瓷雕塑
下一篇:堆繡堆與繡的浮雕藝術
更多關于 酥油花雕塑藝術 的信息
- 世界微刻大師賈宗..
- 微雕技藝是雕塑的一種,賈宗赤的微雕作品被故宮博物院..[詳細...]
- 雕塑家王中談城市..
- 王中198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F為中央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