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璦琿歷史陳列館,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璦琿鎮,是國家一級博物館。璦琿歷史陳列館先后創辦了中俄藝術陳列館、馬占山歷史陳列展、黑河商會歷史陳列館三個分館,已形成"-主館、三分館"的博物館館群布局。
璦琿歷史陳列館始建于1975年,2000年9月改擴建,2002年6月15日新館落成并對外開放。新館園區占地10萬平方米,現展廳面積總計7000平方米。自2008年3月28
日起面向社會免費開放。2010年4月,啟動外部維修改造和基本陳列改陳工作。2011年6月,提升改造工程完工,對外開放。2018年10月啟動”精品再提升”項目,現已完成。璦琿歷史陳列館坐落于祖國東北邊陲黑龍江中游右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璦琿新城遺址內,是全國唯-處以全面反映中俄東部領土演變歷史為基本陳列內容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現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國家一級博 物館、首批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基本陳列《璦琿歷史陳列》榮獲第五屆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璦琿歷史陳列館以遺址、建筑、陳列“三位一-體"的展陳方式,遞進強化展陳強烈、鮮明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全面展示了黑龍江由中國內河成為中俄兩國界河、璦琿城由盛至衰的歷史過程。展陳中無論是邊陲兒女抗擊外敵、保家衛國的英雄史詩,還是邊疆各族備受欺凌、遭受屠戮的屈辱篇章,都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基本陳列《璦琿歷史陳列》,采用編年 與專題相結合的體例,分五個展示部分。
第一部分“黑龍江- --中國北方民族的母親河”。從遙遠的古代起,源遠流長、支流眾多的黑龍江就哺育著自己的優秀兒女一-中國歷代北方諸多 民族。他們在美麗富饒的黑龍江流域廣袤土地上,世代勞動、生息、繁衍,與血脈相聯的中原各族一起,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歷史。展出了諸多黑龍江畔中國- -側采集、出土的精美石器、遼金文物,吸納了近年俄羅斯遠東地區石器時代和我國黑龍江中下游漢魏時期的考古研究成果,更有力的證實古代黑龍江流域與中原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十七世紀的中國黑龍江流域和中俄《尼布楚條約》”。從十七世紀四十年代始,清政府統治下的蒙古、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滿族、赫哲、費雅喀等黑龍江流域各族,遭到了沙俄哥薩克的嚴重侵擾。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清政府被迫進行了雅克薩自衛反擊戰。通過外交談判,中俄兩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首次公開展出了珍貴的鄂倫春民族薩滿服、神像、神偶,充分利用俄羅斯十七世紀原始檔案資料、學術著述和形象資料,展現、復原相關歷史。
第三部分“十七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中葉的中國黑龍江流域”。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后,清政府采取多種有力措施,加強了對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大片領土的管理。在約一個半世紀的和平環境里,黑龍江流域的社會經濟得到穩定發展,璦琿發展成為黑龍江中上游地區的中心城市。這一部分除利用我國檔案、學術成果之外,還新收集、利用了多幅日、俄文圖像資料,如俄羅斯內部出版物中的《十八世紀璦琿街景》照片等。
第四部分“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中國黑龍江流域和中俄《璦琿條約》”。十九世紀下半葉,清朝已由盛至衰,內外交困,面對強鄰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又-次入侵,再也無力自衛和反抗。1858和1860年 ,清政府被迫與沙俄先后簽訂了《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兩個條約使中國喪失了100余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簽訂《璦琿條約》場景的復原,是嚴格按清代檔案記載和俄文記述設計的,并展出有俄國“1840、 1858、 1860年俄國銅戈比”、俄國 "1900- 1901出兵中國” 銀質勛章等極具說明性的實物。
第五部分" 庚子俄難和重建璦琿"。《璦琿 條約》的簽訂并沒有滿足沙俄對中國的貪欲,他們在黑龍江左岸剛剛站穩腳跟,便開始越界掠奪我國漠河等地的黃金資源,蠶食我江東六十四屯土地。1900年又制造 了震驚世界的"黑龍江上的悲劇”, 攻占了我國東北。璦琿軍民抗俄使用的帶有"吉林” 字樣的子彈、長矛為一級文物,俄軍使用的槍、刀、屠殺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居民的照片為首次展出。” 海蘭泡半景畫”的畫面內容是根據眾多中、俄、日、英文資料綜合研究后的最新學術成果。
璦琿歷史陳列館
來源: 瀏覽 591 次
上一篇:承德博物館
下一篇: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更多關于 璦琿歷史陳列館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