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博物館是西藏第一座現代化多功能性集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歷史、文化藝術、民俗文化的博物館。西藏博物館坐落于拉薩市羅布林卡東南角,北望布達拉宮。西藏博物館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建筑藝術特點,同時又深刻體現了現代建筑的實用特點和藝術神韻,展現了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
西藏博物館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大慶援藏62項工程之一,1997年10月1日竣工完成建設,于199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際落成開館。西藏博物館占地面積5395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3508平方米,展廳面積10451平方米,是西藏地區最大的博物館。博物館墻體用花崗石砌就,上端為藏式女兒墻即鑲嵌檉柳女墻,屋頂用琉璃瓦覆蓋。博物館內部結構采用現代結構體,朝陽一面鑲有進口落地大玻璃。館內還裝備有十分先進的監控和調溫設備。極目回顧,館區層樓疊閣,綠樹成蔭,斗拱實厚,回廊蜿蜒,整個建筑群碧瓦紅磚,畫棟雕梁,交相輝映,顯示出濃厚的藏民族建筑風格和現代氣息。“西藏博物館”館名由江澤民總書記題寫,藏文館名是從17世紀金寫《大藏經》上臨摹下來的。
西藏博物館藏品
1.唐卡
唐卡是西藏和四川藏區重要的宗教卷軸畫,唐卡類似于藏族地區的卷軸畫,多畫于布或紙上,然后用綢緞縫制裝裱,上端橫軸有細繩便于懸掛,下軸兩端飾有精美軸頭。畫面上覆有薄絲絹及雙條彩帶。涉及佛教的唐卡畫成裝裱后,一般還要請喇嘛念經加持,并在背面蓋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極少量的緙絲、刺繡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繪制極為復雜,用料極其考究,顏料全為天然礦植物原料,色澤艷麗,經久不退,具有濃郁的雪域風格。唐卡在內容上多為西藏宗教、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凝聚著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記載著西藏的文明、歷史。
2.貝葉經
貝葉經是用生長于南亞的貝多羅樹的樹葉制作而成的梵文經書。由于古印度人在制作貝葉經時采用了很多獨特的藥物處理方法,因而貝葉經不干裂、不卷曲、不蟲蛀、不霉變,是保存完好的稀世珍寶。是研究早期佛教史和佛教文化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3.五世達賴金印
五世達賴為了獲得清朝中央政府的支持而進京朝覲順治皇帝之后,順治冊封五世達賴所頒之印。該印系純金鑄就,重達8.5千克,印文為漢、藏、滿、蒙四種文字篆刻“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達喇達賴喇嘛之印”。自此,歷代達賴喇嘛均由中央政府認定。
4.雙體陶罐 出土于昌都卡若遺址,造型洗練優美、飽滿豐盈、構思巧妙,制作工藝純熟,代表了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和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新石器時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點睛之作,也是西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5.永樂喇嘛塔
6.青花纏枝蓮紋花觚 屬佛龕供案上的五供之一,是1736~1799年年間(清代乾隆年間)的作品,由督窯官唐英監制。造型高大精美,青花紋飾秀麗流暢,是乾隆早期的標準器。成對保存,十分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