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苑是甲骨文博物館,殷墟博物苑不僅僅是安陽的殷墟博物館,而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殷墟博物館一般指的就是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在20世紀初,殷墟因發(fā)掘甲骨文而聞名于世,1928年正式開始考古發(fā)掘以來,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tǒng)展現(xiàn)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首。
自殷墟發(fā)現(xiàn)以來﹐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約15萬片。甲骨文中所記載的資料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
1961年3月,國務院將殷墟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殷墟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973年以前這里發(fā)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宮殿宗廟區(qū)的主體和殷王都全盤規(guī)劃、布局結構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學者劃分為甲、乙、丙三組基址。甲組建筑基址共發(fā)現(xiàn)15座,是宮殿宗廟區(qū)內建設時間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建筑,被認為是商王室的宮室、寢居之所。乙組建筑共發(fā)現(xiàn)21座,多數(shù)結構繁復,面積巨大,互相連屬。這些建筑被認為是殷王室的宗廟建筑。丙組共發(fā)現(xiàn)17座,被認為是商王室的祭壇建筑。目前,在宮殿宗廟區(qū)已發(fā)現(xiàn)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這些建筑基址形制闊大、氣勢恢宏、布局嚴整,按照中國古代宮殿建筑“前朝后寢、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宮殿區(qū)為中心的范圍內。
博物館只是殷墟博物苑景區(qū)的一部分,但卻是最不能錯過的,整個博物館建于地下,造型獨特并且新穎,沿著道路走下去,注意左手邊,是各朝代的時間表,真的有種穿越朝代的感覺,拐彎處是以一個超級大的甲骨文模型為藍本的水池,里面有很多種類的魚,效果很贊,很有創(chuàng)意。再往里走就是博物館的核心了,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入口不遠處的各種動物的小型玉雕,特別精致,惟妙惟肖
1961年3月,殷墟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殷墟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fā)現(xiàn)”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價值和良好的管理與展示,在第30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殷墟博物館就是建立在殷墟遺址上的博物館。
甲骨文博物館:殷墟博物苑
來源: 瀏覽 3727 次
更多關于 甲骨文博物館:殷墟博物苑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