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林癡迷于古典紅木家具,中國傳統的古典紅木家具主要是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紅酸枝、越南黃花梨和金絲楠木,王秀林對這些紅木家具鑒別和修復一絲不茍,修復故宮里慈禧用過的66套紅木家具。他把幾十年學的傳統工藝,通過修復古典家讓文物展現紅木家具的魅力。
王秀林,故宮博物院家具修復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林業史研究室研究員、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高級顧問、秀林工作室主人。
20世紀70年代初,王秀林在百年老字號北京龍順成中式家具廠當小木匠時,拜民國年間揚名京城的名匠“小個劉”劉洪來為師。
“師傅手藝特絕,一天做20條板凳,20條摞一塊兒不帶晃的,尺寸掐得準。”他與師傅情同父子,“師父咽氣前把最后一招兒‘四腿八叉’的口訣教我,死在了我懷里。”他捂著眼睛,低下頭嗚嗚地哭起來。
2000年從家具廠退休后,王秀林比上班還忙,他三天兩頭到北海、地壇、陶然亭等公園,給游人介紹紅木家具知識,還天南海北地參加紅木論壇演講。并不僅是古典紅木家具修復大師,還得了個“紅木拼命三郎”的綽號。
2007年,王秀林在北京南城的愛家紅木大觀樓成立了“秀林工作室”。除繼續義務咨詢紅木知識外,還幫助挑選和修復明清紅木家具等。他戲稱:“這是家具醫院,設有骨科和皮膚科。”
還真有“粉絲”稱他“華佗在世”。北大一位老教授家,有個民國初期鑲黃牛骨的柜子,柜腿兒扭曲變形了,他沒用鐵工具,愣把柜腿給擰回來了。他管這招兒叫“正骨法”。還有一個面上布滿裂縫的老紅木大書案,王秀林利用木頭的物理屬性,沒打開邊條就修復了。在修復古舊家具時,我們也應該以精湛的傳統手工藝為主,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比如,接榫要生根,即在不同的方位采用不同方向的燕尾方法。這樣的修復增強了接榫的力度,并巧妙地應用好部件的部位,以減少外露部分,以保持老包漿。
如今,王秀林已經是北京林業大學的客座教授了。除了給學生們講家具文化,他還帶著3個博士生。為了傳承紅木家具的傳統工藝,最近,他又收了倆徒弟,一個是清華美院畢業的,一個是全國紅木家具比賽冠軍。
幾年前,王秀林出了本書——《傳統工藝與現代家具》。眼下,他的第二本書也寫完了,內容是古典家具的制作、保養、修復、辨別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