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是古華夏的中原地帶,成就了山西特有的民俗文化,她時而厚重,時而婉約, 時而悲愴,時而詼諧。各成一體,各具特色。黃河是中國人的偉大圖騰,古老的黃土地是華夏文明的太陽,是中國文化的圣地。
晉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晉劇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因產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外省稱之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陜西、內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區。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晉中,與祁太秧歌、晉中民間曲調相結合,經晉商和當地文人的參與而形成晉劇。其后幾經變化,在晉中、晉北以至內蒙古、河北、陜北的部分地區發展傳播開來。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間是晉劇的發展時期,當時班社眾多,人才輩出,尤其是以丁果仙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員出現之后,晉劇藝術提升
潞安大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傳統鼓書暨鼓曲形式,又稱“潞安老調”,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長治)一帶而得名,另外還有“干板腔”和“潞安鼓書”等別稱。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馳名于上黨一帶的鼓書藝人路占元、董祥五等聯絡潞安府八縣的百余名藝人成立“盲子隊”,即鼓書藝人的演出活動班社,后來發展成為行會組織“三皇會”。據此,一般認為至遲在清代中葉潞安大鼓就已經形成了。早期藝人主要為盲人,后來有了明目人,20世紀50年代起出現了
楊家將說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楊家將民間說唱主要流傳在我省廣靈縣中部的山區丘陵地區。長期的邊塞爭端,兩千年民族雜居的歷史,使當地有關古代戰爭的說唱流傳至今。楊家將說唱以歷史事件為依托,版本源于北宋與遼并存時期楊家將抗遼抗西夏的故事,以歷代居住在遼、金、元屬地的漢族與兄弟民族百姓口耳相傳的楊家保國抗敵的事為主要內容,滲透著民眾懲惡揚善、崇忠仇0的審美觀念。楊家將說唱的主要內容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篇主要說唱楊繼業、佘賽花二人的故事,兼及楊家兒郎抗擊
廣靈剪紙
作為中國民間剪紙三大流派之一的廣靈剪紙,以其獨特的風格、艷麗的色彩、生動的造型、纖細的線條、傳神的表現力和細膩的刀法獨樹一幟,自成一派,奠定了剪紙行業的至尊地位,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 廣靈剪紙當地俗稱“窗花”,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農民藝術家之手,作品取材于戲曲人物,鳥蟲魚獸,還有對農村現實生活的描繪等。這些作品色彩絢麗,構圖飽滿,造型生動,纖巧里顯純樸,渾厚中透細膩,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當地人年節時把它
河曲民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東界偏關、五寨,南界岢嵐、保德,西、北隔黃河分別與陜西、內蒙相鄰,是一個“一雞鳴三省”的特殊地區。由于地處黃河彎道,河曲歷史上交通阻隔,土地貧瘠,旱澇無定,老百姓災難深重。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形成了當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到內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帶打短工、拉長工的“走西口”生活生產方式。由這種年復一年的離妻別子的痛苦人生中自然產生了詠嘆人間離苦、別緒、思念、期盼的“走西口”民歌,當地人稱之為“山
晉南威風鑼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汾市古為堯都,世稱平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威風鑼鼓作為民間鑼鼓藝術的一個品類,在臨汾市不僅有長遠的歷史淵源,更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威風鑼鼓最早的名稱為“鑼鼓”,俗稱“家伙”,主要分布在臨汾市區及霍州、洪洞、浮山等縣。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威風鑼鼓汲取不同時代的藝術精華,使自身漸趨完美。威風鑼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圓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
高蹺走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蹺走獸藝術是山西省稷山縣清河鎮陽城村廟會文化活動的一種表演形式。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現在規模盛大的廟會活動中,經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高蹺走獸由獸頭、獸身和表演人員組成,表演時二人足踩高蹺同演騎獸狀,演員負重荷,按曲牌節拍行走。輔助配樂由鑼鼓、花鼓等打擊樂器組成。人及獸的造形奇特,在鼓樂聲中列陣行進時,氣勢宏偉,十分壯觀,F有的走獸形象基本都由古時流傳下來,雖經多次修補,原貌仍存。其獸頭和獸身由技術很
平陽木版年畫
起源于古代山西河東路的平陽府(今臨汾市),自宋、金到明代、清代年間,流傳甚廣。 宋代,自畢升發明活字排版印刷后,我國的雕版印刷事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北宋滅亡時,金人以汴梁擄遷至平陽去的刻工與書版作為基礎,使這一帶的印刷業得到發展。平陽,成為金代雕版印刷的中心。官府在這里專門設置出版機構,管理民營書坊與書鋪,使這里的雕版印刷逐漸繁榮起來。 木版年畫,是用傳統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畫。平陽木版年畫的刻
交城毛皮書畫
交城毛皮書畫工藝有著200多年的歷史,是運用各類毛皮,經消毒、鞣制、干洗、精燙、拋光等上百道工序縫制而成,具有蟲不蛀、無污染、且壽命長的特點。交城縣義泉泰皮業公司民間藝人張曉春經過不懈努力,不斷創新,讓這古老的民間藝術發揚光大,產品遠銷美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還先后被評為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08年奧運會開幕之際,他還精心制作了福娃毛皮畫。
繁峙秧歌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繁峙縣因寺廟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屬忻州市。繁峙秧歌戲流行于繁峙縣及周邊地域!把砀琛鼻{于明萬歷年間傳入繁峙的奮地和白馬石一帶(今屬應縣),當時只是一種在街頭跑攤子演唱的廣場藝術,群眾稱之為“玩藝兒”,又依地名稱其為“奮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間,民間藝人張信、張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調、器樂曲牌收集起來加以改進,并吸取了其他劇種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劇種的劇目將其搬上舞臺演出,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并
朔州秧歌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朔州秧歌是融武術、舞蹈、戲曲于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形式,流行于朔州市及周邊內蒙古南部的集寧、呼市、包頭及河套一帶,另河北張家口及陜西靠近山西的市縣也有存在。早期為廣場、街頭的秧歌舞隊表演的朔州秧歌歷史悠久,在宋代加入了武術成分,清代后期又加入故事內容,現在以舞蹈和戲曲兩種藝術形式活動于民間。以舞蹈為主的秧歌稱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節慶和賀生日、祝壽、拜女婿、應邀還愿等民俗事象中表演。全部演出人員為108人,但也有
上黨二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黨二簧,又稱上黨皮簧,當地稱其為“土二簧”,為西皮與二簧之合稱。它是一個集南北獨具藝術特色的地方劇種。從發現的清乾隆中前期的舞臺題壁可知,它產生傳世已有二百多年。上黨二簧的唱腔,分西皮、二簧兩大種類,包括反二簧在內,總稱皮簧,屬板腔體。西皮有原板、西皮二板(分慢、中、快)、散板、搖板;二簧有正二簧、反二簧、原板、二板。西皮聲腔高亢圓潤具有北方劇種聲腔之藝術特色,易于抒發感情,多被生、旦兩行采用。二簧腔板式少,變化也
和順五谷畫
最早從和順境內開始流傳到山西,然后流傳到陜西一帶。 歷史沿革: 五谷畫是利用純天然且帶有芳香氣息的植物果實,通過粘、貼、拼、雕等手段,運用構圖、線條、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對其進行特殊處理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視覺藝術形式。 這類貼畫,古已有之。據傳明清時期,源于陜西關中。它是勞動人民為祈盼五谷豐收,天下太平,過上吃飽穿暖的好日子而制作的一種民間工藝品。也曾作為地方官上京為民請命奉上的特殊珍品,非常珍貴。五谷藝術深
絳州鼓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絳古來就是三晉一塊文化寶地,位于山西南部,地處晉、陜、豫三省交界的黃河三角洲!疤茷殓軆鹊兀写笙闹妗保菚x國都城之一。自北魏起設為州治,直至清末。今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西是鼓樂的故鄉,新絳更是鼓樂之鄉,從接壤的襄汾縣陶寺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土鼓和鼉鼓推測,還在六千多年以前已經有了原始鼓樂。歷經世代人民集體傳承,唐代出現了鼎新期,并以“擂大鼓”而遐邇天下,明、清兩代呈現鼎盛。史稱李世民的《秦王破陣樂》曲,則
碗碗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孝義市位于山西省境內呂梁山脈中段東麓,晉中盆地西南隅。孝義碗碗腔流傳在孝義市及周圍市縣。孝義碗碗腔有兩種聲腔:皮腔和碗碗腔。兩種聲腔均來自孝義皮影戲,即紙窗皮影唱皮腔及紗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淵源有兩種說法:一說形成于北宋時期,一說形成于戰國時期。皮腔因主要以嗩吶為伴奏樂器,故亦稱“吹腔”。有專家認為孝義吹腔是中國戲曲古老的聲腔之一。皮腔唱腔有兩種形態:一種為四句體,“起承轉合”結構,藝人多稱為“平板(慢板)”,加鑼
靈丘羅羅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羅羅腔是流行于山西省靈丘縣及其周邊地域的戲曲劇種,它由弋陽腔演變而來,興盛于清代乾隆年間,清末至民國時期漸呈衰頹之勢。羅羅腔由一人在前臺演唱,眾人在后臺幫腔,和之以“羅羅喲喲”之聲,“羅羅腔”之名即由此而來。羅羅腔歷史悠久,形態古老,唱腔中保留有早期的傳統曲牌,如【娃子】、【彩腔】、【山坡羊】等。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其唱腔結構又在不斷變化。羅羅腔傳統的音樂唱腔主要有甩板、數詞、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
雁北耍孩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耍孩兒又稱咳咳腔,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個戲曲聲腔劇種,主要流布于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市及周邊地區。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已有耍孩兒的班社活動,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兒的唱腔屬曲牌體,名為“平曲子”,有“本體”、“主插體”、“異體”三種結構類型。以主曲為骨架,嵌入“喜鈸子”、“苦鈸子”、“倒三板”、“半鈸子”、“垛鈸子”、“梅花鈸子”、“串兒”等曲調,組成一整套唱腔,同時又巧妙地吸收梆子戲中“介板”和“滾白”的唱法,使板腔體
上黨梆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東南部。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昆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經盛行,嘉慶、道光年間班社林立,名伶輩出,劇目競現,流派紛呈,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據統計,上黨梆子的傳統劇目有七百多個,其中梆子戲近六百個,皮黃戲九十多個,昆曲十多個,羅羅腔戲和卷戲各數
萬榮笑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萬榮笑話是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土生土長的地方民間口頭文學,它生動有趣,機智幽默,來源于人們生活中的諧趣言行,是萬榮及河東地區群眾的口頭創作,廣泛地流傳于山西及全國的許多省市。笑一笑,品一品,萬榮鄉土上這一道獨特的“ceng”味,美得太太哩。使其萬榮人這獨有的“ceng”“憨”表現的淋漓盡致!萬榮笑話是中國漢族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但長期以來在學術界卻未得到應有的關注。從語言學的角度看,萬榮笑話幽默產生的機制在于其對
牛郎織女傳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牛郎織女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其余三個分別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與該傳說相關的節日是七夕節。牛郎是牛家莊的一個孤兒,依哥嫂過活。嫂子馬氏為人刻薄,經常1他,他1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這頭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游戲,在河里洗澡,老牛勸牛郎去取織女的衣服,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楹螅麄兡懈,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織女
北路梆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戲,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內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區。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當地扎根后,逐漸形成北路梆子。其傳統劇目主要有《王寶釧》、《打金枝》、《算糧》、《金水橋》、《哭殿》、《斬黃袍》、《血手印》、《鍘美案》、《蝴蝶杯》、《斬十王》、《訪白袍》、《回龍閣》、《九件衣》、《楊八姐游春》等兩百多個。北路梆子的唱腔結構屬于板腔體,有慢板、夾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
蒲州梆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蒲州梆子明末清初形成于晉、陜、豫交界地帶的蒲州,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及陜西、河南、甘肅、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區。它是我國古老的梆子腔劇種之一,初期民間稱為亂彈或梆子腔,清代中葉稱山陜梆子,民國初年稱蒲州梆子,20世紀30年代起簡稱蒲劇。蒲州梆子劇目眾多,現在已知劇目有一千四百多個,其中《竇娥冤》、《薛剛反朝》、《麟骨床》、《殺驛》、《掛畫》等影響較大。蒲州梆子唱腔以梆子腔為主,另有昆曲、吹腔及民歌小調等。梆子腔屬板腔體,有
五臺山佛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屬太行山支系,因有頂似平臺的五座山峰而得名,是全國惟一兼有漢傳佛教(稱“青廟”)和藏傳佛教(稱“黃廟”)的佛教圣地。五臺山佛教音樂包括聲樂和器樂兩部分。“聲樂”是在法事儀式中對各種1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調”、“吟誦”和“直數”四種形式!捌鳂贰笔怯扇舾杉䴓菲骱头ㄆ鹘M成樂隊,為1誦詠中的部分曲調進行伴奏或單獨進行器樂演奏。器樂演奏的樂曲稱為“小曲”。五臺山佛教音樂的譜系是“工尺譜”,以師
上黨八音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黨八音會在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六縣(市、區)廣為流傳。八音會是民間組織的音樂班子,主要使用鼓、鑼、鈸、笙、簫、笛、管等八種樂器,故名八音會。上黨八音會主要演出場地是古廟會、節日慶典、街頭舞臺坐場吹打、婚喪嫁娶演出等。八音會的吹打樂器主要為吹奏類的嗩吶、笙、口噙子、啞腔;拉彈類的高音呼胡、中音呼胡、老呼胡、板胡、二胡、揚琴、二弦等;打擊類的老鼓、同鼓、扁鼓、手板、鑼、梆子等。器樂套曲有《大十番》、《小十番》、《十樣景》
恒山道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恒山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五岳中的北岳。其主峰在渾源縣境東南,海撥2016米。恒山周邊地域中,佛道古跡甚多,如大同云岡石窟、善化寺、上下華嚴寺、天鎮慈云寺、靈丘覺山寺、陽高云林寺,應縣佛宮寺、渾源懸空寺等。千百年來,在其濃烈的宗教氣氛與環境中,產生并發展了一種具有中國地方音樂特點的道教音樂——恒山道教音樂(簡稱恒山道樂),并于2008年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恒山道教源于道教中的“北天師道”。東漢順帝
太原鑼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原鑼鼓是流行在山西太原和晉中一帶的一種漢族傳統鑼鼓音樂,經常散見于農村、工廠演奏,是七種鑼鼓曲牌套路的總稱,于2008年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太原鑼鼓的曲牌有“流水”“一二五”等多種。太原鑼鼓中的“流水”,相傳始于公元947年,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據說,當年皇姑一出動,便用鑼鼓迎送,演奏的曲調,就是傳自今日的“流水”,取“福如東海長流水”之意。其實,這種傳說未必經得起推
堯的傳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堯的傳說是山西省絳縣漢族民間傳說之一,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堯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圣王,后代傳說他號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稱為唐堯。《尚書》和《史記》都說他名叫放勛。相傳堯父為帝,母為陳鋒氏女。帝乃黃帝曾孫,在位70年,“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卒后由堯之異母兄摯繼位。摯在位9年,為政不善,而禪讓于堯。【歷史記載】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堯都平陽,于《詩》為唐國!币院髿v代有“堯都平陽”之說。平陽即今山西臨汾市
大同民間剪紙
大同地區的民間剪紙歷史十分悠久,遠在明清時期已經盛行之最初流行在廣靈、靈丘、蔚縣一帶地區,剪紙工具是用剪刀來剪,其作品也很簡單,只是些鳥、獸、魚、蟲、花。草、樹、木等。后來,剪紙業逐步發展,經過漫長的藝術實踐,技藝逐漸由粗曠變為精·細,剪刀變為刻刀,作品內容逐步增多,由以前的鳥、獸、魚、蟲、花卉、蔬菜發展到傳奇故事、戲劇臉譜、歷史人物、古裝仕女、佛道神仙、名勝古跡、花鳥山水等,真所謂內容豐富,應有盡有。剪紙業藝人由業
賈家莊婚俗
《賈家莊婚俗》流傳在山西省孝義市及周邊縣市。《賈家莊婚俗》的歷史起源目前尚無準確定論,但以有關專家共同認定的觀點,以皮影戲的起源和發展來推斷《賈家莊婚俗》的起源和形成時間,具有歷史佐證。孝義皮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孝義當地的皮影戲藝人兼職民間鼓吹手,孝義民間舉辦男娶女嫁盛事必邀皮影戲作敬神演出這樣一種現象,也是歷來被民眾和專家普遍認可的。孝義皮影戲形成于北宋年間,盛行于明清時期!顿Z家莊婚俗》的形成亦在北宋年間,明清則
靈丘白氏剪紙
靈丘白氏剪紙位于晉東北邊緣的大同市靈丘縣、古有“燕云扼要”之稱,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白氏剪紙以美術性和功能性獨特的藝術風格自成一家,其工藝講求刀法細膩、線條洗煉,造型概括精實、樸拙姿意,色彩艷麗和諧、美術語言說唱調和,給人清晰、明快、愉悅、玲瓏秀麗之感,緣此被同行贊為至巔,堪稱“中國民間剪紙一絕”。 靈丘剪紙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間的西周初期就有“剪桐封弟”之說,那時成王
浮山剪紙
浮山縣素有“剪紙之鄉”的美稱。這里的民間剪紙藝術象燦爛的花朵,遍布全縣城鎮鄉村、山莊窩鋪。浮山剪紙有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剪紙藝人將其高超的技藝代代相傳,精益求精,不斷創新。剪紙的內容十分豐富,它包括人物、花草、走獸、飛禽、魚蟲、山川云樹、亭臺樓閣、寓言故事、民間傳說等等。這些有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有的粗擴豪放,有的渾厚古樸,有的纖細秀麗,有的玲瓏剔透。獨特的裝飾風格,純樸的藝術氣質,反映了太岳山區人民的審美情趣。
煤神節
老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也是道家的創始人,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稱為太上老君,后來老百姓稱他“李老君”。相傳,農歷二月十五是李老君的生日!吨袊裣蓚鳌分姓f,李老君于庚辰午二月十五日卯時降生在楚地苦縣厲鄉曲仁里。又有民間故事說,李老君為了讓世人有炭燒,將炭種一直撒到汾州、孝義境內,孝義地下才有了黑炭。因而,舊時的煤窯又都把李老君作為煤神來供奉,于是有了二月十五日的“煤神節”。孝義是產煤地區,在二月十五這天,煤窯和開辦
九大套
太原民間吹打樂歷史久遠,尤其是小店區的高家班民間吹打樂班更是太原民間吹打樂的縮影。在唐代高家班民間吹打樂隨著代代相傳發展,進入了成熟階段,到明、清兩代更是樂器齊備,樂曲豐富的興盛時期。新中國成立至現在又經歷了興衰更迭的曲折發展期。因此高家班民間吹打班是一個比較古老而又出色的民間吹打樂組織。高姓一家祖傳五代從事吹打活動,具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一代傳一代,直至1961年,當時七十二歲的高忠才老藝人,向政府獻出了高家班祖
土灘秧歌
踢鼓秧歌亦稱“地秧歌”。“土灘秧歌”/亂秧歌”!疤吖淖印,渾源縣又稱它為“故事”,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所扮演的人物均為著名古典小說《水濟》中宋江、吳用、公孫勝、林沖、花榮、魯智深、武松、時遷、孫二娘、劉唐、王英。一丈青等梁山英雄好漢,少則18人,多則108人,從其扮演人物來分析,踢鼓秧歌應該是起源于宋元時期。踢鼓秧歌男角稱作“鼓于”,腰間挎鼓,以腳踢鼓而舞;女角稱作“拉花”,右手執扇形手鼓,邊擊邊舞。后來,為了便
上黨樂戶班社
長治古稱上黨,戰國時期為韓國別都,秦、漢時置上黨郡。上黨者,“與天朋黨也”。蘇東坡詩云“上黨從來天下脊”。這里東臨太行,西屏太岳,位于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北扼幽燕,南瞰中原”,地理形勢獨特,向有“得上黨而望中原”之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視。上黨盆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高山盆景、清涼之都、太行明珠”的美譽。上黨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遠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即有人類
臨縣大嗩吶
臨縣大嗩吶是臨縣地域文化的一種形式,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大西北黃土風味。它的內容豐富,市場廣闊,特色明顯,潛力巨大,是一筆可貴的文化遺產。嗩吶,俗稱“喇叭”,因其發音高亢、嘹亮,而成為一種在我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后來嗩吶經過不斷發展和完善,不僅豐富了演奏技巧,而且還提高了表現力,到現在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用于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其實嗩吶是一件外來樂器,最初的嗩吶流傳
盂縣趙氏孤兒傳說
趙氏孤兒傳說-盂縣《史記》載,公元前597年,晉景公聽信權臣屠岸賈讒言,致使趙氏家族300余口滿門抄斬,義士程嬰和公孫杵臼將趙盾之孫趙武救出,策馬逃入千里之外的深山(今盂縣藏山)藏匿15年之久。當地百姓為保忠良之后,送水送飯,程嬰帶著趙氏孤兒習文練武,把一個嬰兒撫養成英俊少年,直至趙家冤屈得以昭雪。藏山,以藏匿趙氏孤兒而得名。藏山景區的藏孤洞、報恩祠、育孤園等景點及附近的大圍、荒鞍嶺、寶劍溝、落箭山等村名、山名都是當
新絳趙氏孤兒傳說
趙氏孤兒傳說-新絳新絳縣是晉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全國文化先進縣,全省確定的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縣,新絳,古稱絳州,是春秋時期晉國故絳都的唯一傳承者。當然,由于轄區范圍的變化,現臨汾市襄汾縣趙康鎮,從那時起一直到宋元時期都隸屬于絳州管轄。而趙氏孤兒的傳說故事就發生在新絳縣和襄汾縣的趙康鎮一帶。故絳都遺址、靈公臺、哺饑坡、五色槐、趙盾墓、祠、碑、孤兒藏孤處、齊姜墓、驪姬墓、祁宮等許多古
徐溝背鐵棍藝術
太原清徐徐溝背鐵棍藝術“南莊的火、太谷的燈,徐溝的鐵棍愛煞人!边@句流傳在山西地區的民諺,道出了徐溝背鐵棍的藝術魅力。徐溝背鐵棍藝術是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它吸納了民間手工技藝、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口頭文學、民間戲劇、民間雜技等兄弟藝術形式的藝術特色,被譽為“空中舞蹈”、“無言戲劇”、“活動雕塑”、“流動雜技”。徐溝背鐵棍作為一項民俗活動,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由抬神求雨活動演
舜的傳說
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是帝顓項的后裔,但五世為庶人,處于社會下層。舜的遭遇更為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里,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弟桀傲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盡可能給予幫助
大陽傳統手工制針技藝
大陽傳統手工制針技藝創自于明嘉靖年間,是山西冶鐵技術發展至明清時期的典型代表。從明朝末年到清朝中期是大陽傳統手工制針技藝的鼎盛期。優越的采礦、冶煉條件促進了大陽手工制針業的迅速發展,制針業的興起又繁榮了大陽的經濟和文化,逐步形成了地域性的“針文化”,大陽也被譽為“九州針都”。遍及每個家庭的手工制針給當地群眾帶來了諸多實惠。除春種秋收外,每家每戶的老幼都可參與制作,一個家庭是一個小生產作坊,流水作業。每年十月初一吃一頓
壽陽愛社
“愛社”也稱“耍鬼”,是流傳于我省晉中壽陽縣平頭溝北一帶的極為古老而又稀有的儺舞形式。據說是表現“黃帝戰蚩尤”的傳說故事:黃帝為了戰勝蚩尤部落,命令將士打扮成24家“魂頭鬼”迷惑蚩尤,果然取得了勝利,為了表彰將士愛社稷的英勇行為,就把這種儺舞稱之為“愛社”!秹坳柨h志》記載,每年陰歷七月十三,“愛社”和鄰村三大社都要到本縣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軒轅廟進行祭祀表演,據說是為軒轅黃帝過生日,而“愛社”是唯一被允許進入軒轅廟內
六味齋醬肉傳統制作技藝
“不吃六味齋,不算到太原”的俗語在民間流傳已久,六味齋是山西太原著名的老字號,生產的醬肉以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酥爛鮮香、味美可口著稱。六味齋醬肉傳統制作技藝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六味齋始創于清朝乾隆三年,承襲了二百余年的傳統手工生產工藝,從選料、分割,到加入多種藥材和調味料,傳統配方中有幾十味中藥材,再加上用文火慢慢燉煮。經化驗,飽和脂肪酸減少了30%至50%,膽固醇降低了
炕圍畫
炕圍畫,亦稱墻圍畫、墻圍,是陜西地方文化中一種地域鮮明的造型藝術,炕圍畫是壁畫、建筑彩繪、年畫的復合體,歷史悠久,絢麗多彩,曾經影響在晉北一帶影響深遠。2008年,炕圍畫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據考證,炕圍畫應該脫胎于我國古代壁畫,同宮殿、寺廟、園林建筑彩畫一樣,皆為建筑彩畫藝術的一種。因為但炕圍畫的創作者都是民間工匠,歷來不為官方重視,因而史書無記載,難以考證其起源。炕圍畫是特殊地域的特殊產物。
龍須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藝
龍須拉面和刀削面是山西傳統面食,龍須拉面和刀削面的制作不僅包含著獨特的手工技藝,而且蘊含著豐富的山西面食文化內涵,其制作技藝更是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具有觀賞性和審美價值。2008年,山西省申報的龍須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藝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褒堩毨妗笔橇餍杏谏轿魈粠У臐h族傳統面食,以其獨特的風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藝馳名中外。龍須拉面原是宮廷的一種食品,后傳到民間。傳說“龍須”是古代皇帝的賜名;
郭杜林晉式月餅制作技藝
“郭杜林”月餅是被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具有300余年的悠久歷史,至光緒年間,郭杜林月餅已享譽山西全省各地,并融入傳統的中秋節風俗之中,成為深受民眾歡迎的節日禮儀食品。郭杜林月餅名稱的來歷,山西民間有一則廣為流布的傳說。相傳清初太原城內有一家糕點鋪,鋪里有三位手藝高超的師傅,分別姓郭、杜、林。有一年中秋前夕,三人因喝酒誤了時辰,使和好的餅面發酵了,為避免東家責怪,師傅們急中生智往發酵的面中摻和生面,并加堿面與油
土沃老花鼓
土沃老花鼓是傳統的群眾藝術表演形式,距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清代至民國的產生、形成期,建國初至“文革”期的成熟、興盛期,“文革”期間的沉寂、消亡期,“文革”以后的復蘇、搶救期。土沃老花鼓之所以稱為老,有兩個含義:一是土沃老花鼓在沁水流傳歷史悠久;二是獨特的表演形式長達200多年,人們久看不厭,老戲新看,十分有趣,土沃老花鼓是集打、唱、跳三個部分融為一體的舞蹈表演形式,表演隊伍由二十人到五十人均可,主要角色有老
晉北鼓樂
晉北鼓樂是流行在山西北部五臺、定襄、原平、忻縣、靜樂一帶的吹打樂。常演奏的曲目有句“八大套”、《大得勝》及《打酸棗》、《探妹子》、《毛奴觀燈》等散曲。晉北鼓樂:流行在山西北部五臺、定襄、原平、忻縣、靜樂一帶的吹打樂。據史料記載,秦末時有一班壹者為逃避兵亂,移居婁煩(今山西西北靜樂縣內),以放牧為生,成為富豪,“出入游獵,旌期鼓吹,以財雄邊!保ㄒ姟度f姓統譜》及《人名大辭典》)今日之晉北鼓樂是否為兩千多年前的遺音已實難
祁縣八音會
八音會是民間組織的音樂班子,以嗩吶為主,主要用于婚喪禮儀,又可分為粗樂、細樂、兩支嗩吶加鼓釵的稱“粗樂”。小嗩吶做主樂,笙、管、胡呼為和樂的稱為“細樂”。不論是粗樂或是細樂,均有明顯的北方民族風格,激越昂揚,粗獷豪放,給人以振奮感。從明代以來,從事演奏的樂戶地位低下,為人所鄙視。祁縣稱為“王八疙瘩”,習其藝者極為稀少,藝人之名不見經傳,有則以綽號或小名留世。清末,祁縣樂手大多師承高三忙,肉兒,王保兒等樂師,演奏班藝人
晉北鼓吹
晉北鼓吹是流行于山西北部,盛行于忻州東部地區的民間吹打樂。2006年同時以“晉北鼓吹”入圍山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忻州八音”和“五臺八大套”同根同源,是這種民間音樂藝術的代表。2008年入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淵源:據有關史料記載,鼓吹起源于漢代山西北部。北魏時期開始流傳。隋唐時代與散樂結合后,逐漸作為民間吹奏樂被普遍應用于歲時節令、慶典祭祀、婚喪社火等民俗事項中。到明清趨于成熟,晚清盛行。20世紀
孝義皮影戲
孝義皮影戲是我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義市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有班規、雕簇者存在,說明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發展成熟。據專家考證,孝義皮影起于戰國,是我國最早的皮影發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戲的曲調,因皮腔音樂以嗩吶為主要伴奏樂器,故又稱“孝義吹腔”。孝義吹腔是中國最早的民間吹腔之一。孝義皮影以麻紙糊窗作屏幕,憑借懸吊在紙窗后的麻油燈亮影,因此亦稱“燈影兒”、“紙窗子”。一般紙窗面積為1.7
長子響銅樂器制作技藝
山西省的長子縣是中國最早生產響銅樂器的地方,享有“銅樂器之鄉”的美譽。長子響銅樂器制作技藝歷史悠久,早在唐貞觀元年(627年),當地的手工銅業作坊制作的響銅樂器就已遍及各地,享譽天下。2008年,長子響銅樂器制作技藝入選了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長子響銅樂器的制作以銅、錫為主要原料,經過配料鑄胚、鍛打、成形、熱處理、冷整形、拋光和定音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一件精美的響銅樂器需要具備多年的手工經驗和匠人的
迓鼓
迓鼓分花迓鼓(文迓鼓)、武迓鼓、丑迓鼓等。原為北宋的軍中歌舞!独m墨客揮犀》卷七記載:“王子醇初平熙河,邊陲寧靜,講武之暇,因教軍士為迓鼓戲,數年間遂盛行于世”。據史載,熙州之役的參戰將士多為河東籍,今山西大部屬當時河東路,固是迓鼓傳入最早地區之一。陽泉一帶的武迓鼓為成套鑼鼓樂伴奏下走陳的舞蹈,有上三路、下三路之分;原與廟會、迎神儀仗隊及民間祭祀密切相關。鼓隊編列21人,分別持鼓、鈸、云鑼、小镲,邊舞邊奏,鼓點雄渾,
添倉節
正月二十和二十五是民間的“小添倉”和“大添倉”節。正月二十日是小添倉節,為小孩消災祛。憾迨谴筇韨}節,俗稱“老添倉”,為老年人添福添壽,也是人們希望“添倉添財”的一個節日。早年正月二十的小添倉節,孝義西部山區有舞窗花表演。用紙做成一個婦女手拿簸箕,掛在天窗里面,隨著風吹,在外面就看見婦女除糠傾倒的動作。意思是除去秕糠,留下果實,借以慶賀五谷豐登。到正月二十五,孝義的家家戶戶囤里要添糧,缸里要添水,并用糕面包餡做成
八月十三坐朝廷
傳說,宋朝太平興國元年,張四姐大鬧溫泉縣城,火焚官府,殺死-污吏,土豪劣紳,事情很快傳聞于朝廷。宋太宗趙昱頓時氣炸了肺,立刻點兵十萬,站將千員,御駕親征。一道上,殺氣騰騰,直奔溫泉縣城而來。半月后,兵至西泉,在大王莊、郝家灣等地安營扎寨。宋軍略做休整,便與張四姐展開一場惡戰。那知,張四姐神法無邊,呼風換雨,撒豆成兵,只殺得宋軍官兵丟盔棄甲,大敗而逃。事情至此,宋太宗自是悶氣,終日郁郁不樂。二日,太陽剛剛升起,宋太宗又
東路碗碗腔皮影戲
東路碗碗腔皮影戲是陜西省漢族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的巧妙結合,是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主要活躍在陜西省孝義市及周圍市縣。孝義碗碗腔有兩種聲腔:皮腔和碗碗腔。兩種聲腔均來自孝義皮影戲,即紙窗皮影唱皮腔及紗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淵源有兩種說法:一說形成于北宋時期,一說形成于戰國時期。皮腔因主要以嗩吶為伴奏樂器,故亦稱“吹腔”。有專家認為孝義吹腔是中國戲曲古老的聲腔之一。皮腔唱腔有兩種形態:一種為四句體,“起承轉合”結
獨轅四景車賽會
獨轅四景車賽會是山西平順縣的漢族民俗活動。作為該縣東峪溝九天圣母廟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大賽會”上的主要社火之一。四景車定型于明代,車高13米,通體用彩色絲綢扎制,由車棚、盆、車樓、桅桿組成,車前套有兩頭梢牛!八木啊辈⒎擒嚿碛兴奶幘坝^,而是指車內巧妙的設計和獨特的工藝。四景車產生與當地的九天圣母廟廟會頗有淵源。九天圣母廟位于平順縣城西北社鄉東部的東河村,屬宋代建筑,距今已904年,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天圣母廟
蓮花落
蓮花落,是一種說唱兼有的漢族曲藝藝術。表演者多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竹龍又替水龍船,斗巧爭奇色色鮮,笑煞城東王老爺,聽人齊唱落離蓮!痹娎锏摹奥潆x蓮”即“蓮花落”。新干“蓮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于清。其實“蓮花落”自古就在全國流傳,北方的“二人傳”就是從“蓮花落”演變過來的。新干“蓮花落”從清末開始廣為流傳,出現了專門從事唱戲文的敘事性“蓮花落”的職業盲藝人,演唱民間故事。此外,神政橋鄉松溪村陳連
曲沃琴書
曲沃琴書是一種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的曲沃縣及其周邊山、陜、豫三省交界地帶的漢族傳統曲藝形式。因表演時手持八角鼓和單扇鈸交替擊節伴奏,故舊稱“鼓兒書”或“鉸子書”。一般認為是清代道光年間由河南南陽傳入當地的“越調”(也作“月調”)與當地的方音和小調結合發展演變而成。至今約有130年左右的歷史。臨汾是文化資源大市。2005年,市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遵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經
稷山高臺花鼓
稷山高臺花鼓源遠流長。相傳遠古時代,圣人后稷于山西稷山教民稼檣,開啟了華夏民族農耕文明,稷山先民以鼓樂祭拜由此而生。千百年來,人們沿用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五谷豐登。由傳統稷山花鼓發展演變的稷山高臺花鼓賦予了這一傳統民間藝術新的生機。在稷山縣,花鼓有著廣泛的民間基礎,逢年過節、趕廟會、鬧紅火,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場所就一定有花鼓表演。稷山高臺花鼓明清時已形成規模和體系,現以桐上花鼓、東蒲花鼓、稷山安福藝;ü淖罹叽硇。稷
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在晉北地區是一項深為群眾喜愛的民間舞蹈藝術,在朔縣、平魯、山陰、應縣、懷仁、神池、豐鎮、集寧等縣的鄉鎮最為盛行,當地大秧歌演員均能表演踢鼓秧歌。踢鼓秧歌最早起源于土著居民祭祀田祖以祈豐年的活動。隨著歷史的發展,到漢唐時期已逐漸發展成為以廣場、街頭小型表演為主的娛樂活動。到宋代,據清末老藝人薛宏、常海承傳以前老師傅的說法:梁山好漢“招安”淪落之后,董平、劉唐、呼延灼等人流落到朔州一代和當地“舞坊”群眾共同編排梁
平定武迓鼓
平定位于太行山右中段,地處沖要,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東鄰河北井陘、平山,西連(晉中)壽陽,南毗(晉中)昔陽,北接陽泉市郊區、盂縣;面積1353平方公里,人口32萬。境內青石成山,黃土為丘,舊石器時代已有先人聚居生息。夏至秦歸屬頻變,漢初至宋置縣,金、元、明、清為州,雍正初升為直隸州,民國改縣,1983年劃屬陽泉市轄。傳統的武迓鼓是由二十一人演奏成套各具名目的古典鑼鼓曲牌,同時,進行套路眾多的舞蹈(耍回)和陣法演變,象征
朔州喜樂
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坐落在雁門關與外長城之間。它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跋矘贰笔橇餍杏谒分菀粠У拿耖g歌舞曲藝形式。朔州“喜樂”最早是土著居民對付惡狼野獸的一種活動,后來逐漸演變為一種百姓對抗各種自然災害的祭祀活動,唐宋時期成為禳神驅鬼還愿的祭祀活動,最終形成于清末。傳統朔州喜樂活動沒有固定日期,而是按許愿人家所擇吉日而定。全部活動一般要進行三天,從第一天的晚上開始,到第三天的早上結束;顒訄龅囟嘣谔
榆社霸王鞭
榆社縣,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中南部。東臨左權、和順,西連祁縣,南毗武鄉,北接太谷縣和榆次區,四面通達,縣內至今仍流傳有霸王鞭、土灘秧歌、民間社火等具有鮮明特色的民間藝術。榆社霸王鞭有著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傳說西晉末年,榆社人石勒不滿西晉王朝統治,率眾1,百姓紛紛響應,其勢力不斷擴張,所向披靡,建立趙國,史稱后趙,并被譽為“五胡之魁”,石勒也被當地民眾稱為“霸王”。建立后趙后,石勒立志稱霸中原,每次戰斗勝利后,士
武鄉頂燈
武鄉縣地處山西省東南部的太行山腹部,屬長治市管轄!拔溧l頂燈”只出現在武鄉縣境內。“武鄉頂燈”是一種原始古樸的“歌伴舞”,形式典雅稀奇,表演灑脫粗獷,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歷史遺風。頂燈在普通飯碗(木碗、瓷碗、塑料碗均可)的碗邊轉圈糊上各色紙,里邊放上舊式燈盞或蠟燭,點燃后即為燈,頂在頭上進行表演。頂燈人數不限,少至六七人,多至上百人。表演服飾沒有統一規定,有的隊統一穿一種服裝,有的隊因取材于一定的故事情節,跟角色配套
任莊扇鼓儺戲
任莊扇鼓儺戲是山西省曲沃縣任莊村民“遵行儺禮,禳瘟逐疫,祈福祛災”,于每年仲春進行的一項古老的漢族民俗祭祀表演活動!渡裙纳褡V》發現于1986年。這是儺戲傳承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經鑒定,該神譜為宣統元年許文炳手抄本,現珍藏于山西省任莊村許世旺家中。原件長17.5厘米、寬18.5厘米,單頁雙折、麻紙無格、紙稔裝訂、毛筆豎寫。手抄原本現存21頁、42面,約8000余字,詳細記錄了12折儺戲的演唱內容,封面書寫“扇鼓神譜”
絞活龍
太谷元宵節民間社火活動中有“絞活龍”一項活動。這項活動是在平地上相隔數丈遠扎兩個高幾丈的“龍棚”,中間用幾根大繩連接,將龍燈懸掛在繩子上,在兩面“龍棚”內用轆轤絞動繩子,龍燈便在中間繩子上左右飛旋,上下翻騰。每搞這種社火活動,總是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觀眾。這種民間社火活動是怎樣來的呢?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太谷田家后村(又稱楊侯村),有一個姓田的人廣州經商,因生意興隆,成為當地的名流。
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來源: 瀏覽 4374 次
上一篇:四川成都武侯區民俗縣志
下一篇:古代人披的斗篷
更多關于 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