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落”是說唱藝術,是曲藝藝術門類中的一大曲種。在這一曲種內部,還可以按地域的不同而細分,如:江西蓮花落、閩東蓮花落、太原蓮花落、陜北蓮花落、漢中蓮花落、十不閑蓮花落、廣西零零落、山東落子等,2006年,“紹興蓮花落”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樣子收藏網要從“紹興蓮花落”起源、歷史以及曲目等方面介紹“紹興蓮花落”。
“紹興蓮花落”作為大概念“蓮花落”中的一種,現今它與寧波走書、金華道情、溫州鼓詞被并稱為浙江四大曲種。
“紹興蓮花落”就其演唱方式來說,已經歷了“跑街賣唱”、“草臺演唱”、“劇場演出”、“熒屏傳播”諸階段;就其音樂唱腔來說,經歷了“徒歌幫腔”、“單檔主唱”、“雙檔探索、”和“歌舞伴唱”諸階段。
“紹興蓮花落”的流行地域主要在紹興、上虞、余姚、慈溪、蕭山和杭州一帶。因為,其說白唱詞采用的是紹興方言煉話,通俗易懂,風趣幽默;其音樂唱腔樸實流暢,娓娓動聽;其故事情節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所以特別為紹興人所喜愛,尤其是深受紹興農村群眾的鐘愛。
“紹興蓮花落”問世于清宣統年間(1906-1910),當時“下三府”(今杭州、嘉興、湖州一帶)有一個綽號“長手指甲”的張姓藝人來紹興賣唱,并收上虞松廈沈阿發、紹興坡塘唐茂盛為徒。當時,他們所說唱的唱詞多系即興編造,唱腔也沒有固定基調。演唱內容大都為恭喜發財、吉祥如意之類的套辭。如:
桂芝花開八月中,種田下地疊稻蓬。
生意買賣靠興隆,財神菩薩坐當中。
“紹興蓮花落”曾被譽為“壓倒流行歌曲的曲種”,而今它正處于一個低谷時期。需要有更多的人傳承這項民間藝術。
其時的演唱方式,藝人們自稱為是“跑街”,因此,將這一階段稱為“跑街賣唱”階段。
到了民國初(1911以后),唐茂盛受越劇令下調及宣卷調的影響,開始采用“徒歌幫腔”的方法,藝人們自稱為“哩工尺”唱法,由此而漸漸形成一套基本唱腔。其演出形式亦由“跑街賣唱”改為“草臺演唱”。其內容由“套詞”而“新聞”,由“新聞”而發展到說唱具有故事情節的“節詩”。“節詩”內容多為反映農村家庭生活。如:《娘家節詩》、《箍桶節詩》、《長婆節詩》。到新中國建立時,這一類“節詩”曲目共達到十八篇半,俗稱十八只半“節詩”。這十八只半“節詩”,篇幅短的可唱半個多小時,篇幅長的也就一個小時多一點。用現今的術語來說,也就是“短篇蓮花落”。
紹興蓮花落進入“草臺演唱”階段以后,藝人隊伍擴大了,曲目也由說唱“節詩”發展為說唱長篇回書。以民間軼事、傳說為題材的長篇有:《鬧稽山》、《馬家搶親》、《天送子》等;搬演其它說唱藝術的長篇有:《何文秀》、《游龍傳》、《龍燈傳》等。
紹興蓮花落初期的表演形式為:一人主唱,一人打板,另一人和打板者一起幫腔。俗稱“三股檔”表演形式。后來采用了四胡伴奏,于是改為一人主唱,一人拉四胡,一人打板。主唱者手持三翹板,在音樂“前奏”及“間奏”中打板擊節;演唱過程中,有時與伴奏者對白問答,有時由伴奏者幫腔接調,形式活潑,班子小而場面熱鬧。
20世紀70年代以來,紹興蓮花落的表演、唱腔及音樂都有較大發展。在伴奏上,添加了琵琶、二胡、笛子、揚琴等樂器。根據劇情需要,穿插演唱紹劇、越劇及部分民歌小調。演出方式,雖然仍以傳統單檔為主,但積極進行了雙檔、多角和伴舞等嘗試。
在紹興蓮花落里,基本上所有戲曲的唱腔都能聽到,不但有紹劇、越劇、快板、鸚哥班、宣卷調等紹興本土戲曲唱腔,而且京劇、黃梅戲等戲劇唱腔經過藝人們的改變也有機融合于紹興蓮花落中。
1949年前,紹興蓮花落藝人自發演出于農村或城區茶館,觀眾多為農民及錫箔工人。1949年以后,文化部門組織藝人隊伍,幫助整理書目,使紹興蓮花落納入政府管理。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在浙江省曲藝家協會和紹興縣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共同重視下,一些有識之士頻頻牽頭舉辦蓮花落調演、舉行蓮花落大賽、組織曲目創作、培訓藝術人才,推動了紹興蓮花落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其時,官辦專業的、民間職業的、半職業的和業余愛好型的演唱組織在紹興本地多達60多個,“蓮花落”成為紹興城鄉家喻戶曉、老少喜愛的藝術品種。
紹興蓮花落問世100多年以來,數經高潮低谷。而今,由于社會文化多元化,各種文娛形式爭艷斗奇,特別是電視傳媒在為“蓮花落”的廣為傳播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造成“蓮花落”藝人賴以生存的演出市場萎縮。
追溯紹興蓮花落名稱的來歷,主要有三種說法:
其一,研究者的說法。紹興蓮花落初起之時,藝人們沿街賣唱,徒歌清唱,其所唱內容以“勸善醒世”為主旨,后來演變成為主唱者領唱、從者幫腔的形式,與唐代“散花落”衍變而來的“咍咍蓮花落”相近,因而屬于大概念“蓮花落”,后來為了表示區別,才被加上地域之名而得名為“紹興蓮花落”。
其二,紹興蓮花落老觀眾的說法。蓮花落故事動人,唱腔動聽,勸善醒世,風趣詼諧,引得觀音菩薩走下蓮臺與老百姓一起來觀賞,故而被叫做“蓮花落”。
其三,是紹興蓮花落老藝人“豆腐阿土”王德興的說法。說唱蓮花落,故事一定要前后 “連”得牢,情節一定要左右“化”得開,段子一定要隨時煞得“落”。演唱紹興蓮花落,面對全場聽眾,演唱者一定要根據現場實際,即興發揮,順勢引導,這就一定要:有“連”、有“化”、有“落”。這才叫“蓮花落”。
“紹興蓮花落”曲目有哪些
“紹興蓮花落”曲目創作,經歷過三個階段:藝人自編自演、改編搬演、文人參與。在經歷了三個階段之后,藝人自編自演、改編搬演和文人參與的混合創作方式成為了主導方式。
(一)20世紀70年代創作改編的“紹興蓮花落”曲目主要作品有:
1、短篇24個:
《三根扁擔》、《團結渠》、《送表》、《養豬阿奶》、
《血淚蕩》、《兩個稻穗頭》、《808號票根》、《新郎過考》、《徐文長三氣竇太師》、《挖塘泥》、《堵洞》、《三探瓜園》、《常青指路》、《刀對鞘》、《三次婚禮》、《一家人》、《蓮花風塵記》、《母女會》、《驕揚參天》、《打電話》、《馬大牛服輸》、《峻嶺青松》、《楓江柳》、《老模過考》。
2、“紹興蓮花落”曲目長篇1個:
《上海奇案》
以上曲目大部分有手抄本或打字本。
20世紀80年代,紹興縣文廣局大力組織曲目創作,其時創作改編的主要作品有:
《巧勿巧》、《桃花姑娘》、《吃毛線》、《“張飛”書記》、《寶貝囡》、《一家人》、《軋煞中間人》、《好嫁妝》、《爭地》、《保衛處長》、《門臨三喜》、《母女情》、《會親》、《逼婚記》、《主仆顛倒》、《晚娘》、《一分鐘》、《馬三斤成親》、《小事體》、《讓座》。
以上均系短篇曲目,共20個,載于王云根主編、紹興縣文廣局于1984年9月內部出版的《蓮花落選》(第一輯)作品集中。其中,部分作品為演出本,部分為文學本。
《回娘家》、《騎車當心》、《杜婆婆夸富》、《三勸姐姐》、《醫病》、《探親記》、《金鳳捉小偷》、《禍起彩禮》、《寡婦門前》、《長根嫂嫁金牛》、《救命》、《老王剃頭》、 《今春更比往春好》。
以上均系短篇曲目,共17個,載于王云根主編、紹興縣文廣局于1985年10月內部出版的《蓮花落選》(第二輯)作品集中。部分作品為演出本,部分為文學本。
《瘋姑娘》、《晦氣鬼告狀》、《顯靈》、《自作聰明》、《智伏小流氓》、《飛來媳婦》、《墳墓里的婚禮》、《落湯雞》、《冒牌貨》、《新媳婦》、《飛來禍》、《三百六十一行》、《特殊中獎者》、《拆家》、《一份遺產》、《假戲真做》、《開玩笑要有分寸》、《法網》、《飛來姻緣》、《生人勿生心》、《靈通嫂祭夫》、《警察局長的尾巴》
以上均系短篇曲目,共22個,載于王云根主編、紹興縣文廣局于1986年12月內部出版的《蓮花落選》(第三輯)作品集中。部分作品為演出本,部分為文學本。
從20世紀90年代起, 浙江音像出版社、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和浙江匯源音像連鎖有限公司,出版發行了大量盒式音帶、VCD碟片,除了一大批文化人創作改編或文化人參與創作改編的新曲目, 還錄制了一大批紹興蓮花落藝人改編、移植的中、長篇和短篇曲目。
《唐伯虎點秋香》、《一夜夫妻》(主演:胡兆海);
《智擒章如安》、《玉連環》(主演:倪齊全);
《三斬林志文》、《雙玉結》、《乾隆大鬧順慶當》、《乾隆情緣天香樓》、《乾隆義結草鞋親》、《龍鳳百寶衣》、《龍鳳花燭》、《玉蜻蜓》、《香蝴蝶》、《馬蘭花》、《日月雌雄懷》(主演:沈寶賢);
《雙鴛鴦》(主演:肖東光);
《王華買父》、《五命奇案》
胡兆海、倪齊全、翁仁康是紹興蓮花落藝術領域的三顆明星。這三人進入曲壇的時間有所差別,但他們共同支撐起了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紹興蓮花落藝壇的空前繁榮。
而作為明星之一的倪齊全,不僅在表演藝術上建樹卓著,同時在新曲目的創作、本曲種藝術歷史的研究諸方面亦成就斐然。
不同歷史時期紹興蓮花落的12位代表人物:
□.張先生 □.唐茂盛 □.沈阿發
□.金鶴錦 □.王金富 □.王德興
□.丁水堂 □.沈寶賢 □.胡兆海
□.倪齊全 □.翁仁康 □.潘家富
非物質文化遺產“紹興蓮花落”
來源: 瀏覽 8245 次
上一篇: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廠花絲鑲嵌
下一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香包
更多關于 非物質文化遺產“紹興蓮花落”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