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是一種微雕塑,就是在橄欖核、核桃、杏核、桃核雕刻精美圖案的雕塑,因為空間小,雕塑起來非常難,所以是一種非常難的雕刻。核雕需要雕刻家不僅雕工好,而且眼神要好,正是微中見宏,尺幅之間展示大千世界。2008年核雕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名錄。
核雕做為漢族傳統特種工藝瑰寶藝術源遠流長,宋代中期就有文字記載,到明清達到鼎盛,巧妙利用核胚上縱橫無序,深淺不定的紋理,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景物形象,如山水、人物花鳥等立體造型,以及刻化歷史人物、神話故事、吉語印章等。核雕作品布局簡練,樸實大方,概括性強,有融天地萬物于方寸之間的精髓。
濰坊核雕
濰坊核雕近三百年,在上世紀初時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獎。核雕的題材主要是核舟,還有車、船、印章、山水、魚蟲、人物、亭臺、樓閣等。濰坊的核雕,與嵌銀、仿古銅、年畫、銅印,風箏齊名,都是工藝晶之最,國之瑰寶。“濰坊核雕”以桃核為材料,巧妙利用核胚上縱橫無序,深淺不定的紋理,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景物形象,如山水、人物花鳥等立體造型,以及刻化歷史人物、神話故事、吉語印章等。核雕作品布局簡練,樸實大方,概括性強,有融天地萬物于方寸之間的精髓。“濰坊核雕”經世代傳承發展、摸索創新,不斷涌現出巧奪天工的傳世佳作, 王緒德的核舟雕刻精細、玲瓏剔透,核舟上面的門、窗都是活動的,可以自由地開啟,特別是船尾垂下的錨鏈由45個小如米粒,細如發絲的橢圓形環連接而成,每節轉動自如。
蘇州核雕
蘇州核雕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刻、微雕等藝術精華,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無論浮雕、圓雕、透雕均以“精、細、奇、巧”取勝,呈現出獨特的地方特征。精、細,體現在核雕作品工藝細微,點睛之處既細如針尖,又形象生動。刻劃的羅漢等人物刀法簡潔,形神兼備,即使將其放大數十倍,仍栩栩如生。奇、巧,體現在核雕作品均有巧奪天工之奇效。核雕的主要工具為銼、鑿、鉆。銼有毛銼、光銼、圓銼;鑿刀有方鑿、圓鑿兩種。先用毛銼、光銼將果核進行初步加工,再設計構思,并在果核上畫樣。經過了畫樣工序后,用圓銼按畫樣進行粗加工,做出粗糙的造型;用鑿刀雕刻細部,并以以小方鑿刻畫人物的眉毛、眼睛,以小圓鑿刻畫嘴部等;最后經過磨光,上蠟。
核雕雕刻家
明代王叔遠,邢獻之,夏白眼
清代有邱山,楊芝山,都蘭桂,殷根福
考功卿,都傳功,殷雪云
董蘭生
王緒德
楊洪武
核雕精品
核雕品種、花色更加豐富多彩,其表現形式可分為三個系列。
一是珠串式,即把多個核雕穿成一串,多為十八羅漢頭像,各種祥獸,群仙聚會等;
二是墜件式,即以單粒核雕為主,配以紅線,可掛在頸項或腰間佩帶,也可掛在衣服、折扇上,墜件表現形式豐富,人物有仕女、觀音等,還有花鳥、龍鳳、山水植物等;
三是擺件式,即將核雕鑲嵌在象牙或紅木底座上,供人玩賞,尤其是核舟,更以巧奪天工而名震四方。
明代王叔遠名作“核舟”
“夜游赤壁”核雕是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兩人談笑風生,艄公把櫓、抽煙,書僮執扇燒爐,倦倦欲睡,爐上有茶壺,船舷左右有窗8扇,開合靈巧,窗戶上淺刻著“山高水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16個字,而門上又淺刻著“挾飛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長終,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24個字,船蓬椽下有一橫匾,上刻“夜游赤壁”4個字,船底還刻有作者姓名及刻制的日期。共60多個字,筆畫剛勁,字跡清晰,更巧妙的是,船首垂下一條錨鏈,由45個小如米粒、細如發絲的橢圓形環聯結而成,環環相扣,轉動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