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窯燒制技藝屬于民窯體系,位于今河北省邯鄲市彭城和磁縣等地,是北方陶瓷的代表,磁州窯燒制技藝于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開創了中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后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磁州窯是中國著名的民間陶瓷窯系,在新石器時代的磁山文化時期,峰峰地區已經能夠生產優美的陶器,成為我國陶器的發祥地之一。到宋代,磁州窯步入興盛期,明代達到鼎盛,彭城作為磁州窯的中心,也隨之成為北方瓷都,故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
磁州窯制作瓷器的原料產于本地,主要有青土、白堿、缸土、籠土、黃土(黑藥土)、紫木節、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長石等。窯工們在瓷土的應用上有一套獨特技藝,能使產品五彩繽紛。磁州窯的制坯技藝也豐富多樣,有雕塑、拉坯、盤條、印坯等技法,風格獨特。磁州窯的釉色品種有白釉、黑釉、醬釉,其裝飾技法有化妝白瓷、白釉刻劃花、珍珠地刻花、黑釉刻劃花、宋三彩、紅綠彩、白地黑花、清代褐彩、民國藍花及現代磁州窯圖案等。器物多以盤、碗、梅瓶、盂、印盒、玩具、爐以及最富特色的瓷枕為主,瓷枕多雕塑成活潑可愛的兒童形象,或施以明快清晰的紋飾,具有濃厚的水墨畫風格,花鳥魚蟲、山水人物、詩文書法無不揮灑自如,將制瓷技藝與繪畫藝術完美結合在一起,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
磁州窯以白地黑花(屬釉下彩裝飾)為主要特征,保留了不少民間喜聞樂見的紋飾,如馬戲、孩童釣魚、池塘趕鴨、蹴球等,題材豐富而清新,極具民俗性。磁州窯瓷器的紋飾線條流暢豪放,黑白色彩對比強烈,發展了陶瓷的裝飾藝術,當時深受北方地區人們喜愛,曾對南北方不少瓷窯產生很大影響。
以磁州窯的傳統燒制技藝為核心,還形成了包括商貿街區、民俗文化、口頭文學、窯坊建筑藝術等在內的陶瓷行業文化。彭城古鎮廟會最盛時每年達二十多個,促進了陶瓷商貿活動,產生了獨特豐富的商貿習俗、民間故事、生產諺語,留下了大量的器皿文字和繪畫等。
磁州窯燒制技藝
來源: 瀏覽 2425 次
上一篇:非遺趙州扇鼓
更多關于 磁州窯燒制技藝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