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是由商周時(shí)期的青銅鼎演變而來的,開始爐是禮器,后來逐漸演變成香爐了,我比較常見的就是瓷器香爐,有桶形的、有簋式爐等,但是瓷爐最早始于東吳時(shí)期,即使是在宋代流行三足爐也是源于隋唐之前的陶瓷托爐,因?yàn)閺氖詹氐耐袪t來看,可以看到宋代三足爐的影子,宋以前常見的是香爐就是托爐。
托爐的器形
托爐的器形為圓餅底,器中置一爐,或者三足爐,簋式爐等造型,一般托爐是平底三足。托爐不同于宋之后的三足爐一個(gè)明顯的標(biāo)志就是有圓餅底。
南朝青瓷連托環(huán)足爐
南朝青瓷連托環(huán)足爐口徑10.cm7,托徑12.4cm,足徑6.8cm,高7.3cm
南朝青灰陶圈足托爐
南朝青灰圈足托陶爐爐平口,折沿,豎頸,扁鼓腹,平底。三獸足與托連接,托平面中空,唇部一道凹弦紋,頸部飾三足鏤空花紋,間隔處有三道豎刻紋,二層臺(tái)足,足內(nèi)呈喇叭狀。
東晉青瓷三足連托爐
東晉青瓷三足連托爐盞圓唇微翻,斜弧壁,圓餅底,三足與托盤相粘。托盤圓唇侈口,斜壁,平底微凹,底部弦紋清晰施青黃釉。
唐代青瓷三足托爐
唐代青瓷三足托爐高9cm,爐口徑11cm,托盤口徑15cm,底徑14cm
托爐演變成三足爐的過程
從各個(gè)朝代的瓷器三足爐器形來看,三足爐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我們從各個(gè)朝代的陶瓷托爐的器形變化中,我們能看到托爐逐漸演變成三足爐的歷史過程。
陶托爐演變成圈足爐到最后的三足爐的過程(圖解)
隋代瓷器圈足爐已經(jīng)去掉托爐的底部圓餅底了,但是圓餅底仍然以圈足的形式存在,到了宋代還能見到圓圈足的三足爐,不過三足更突顯,而圈足低于三足,逐漸成為香爐的底的了,明顯弱化了,這就是瓷器器形的變更歷史,我們通過歷代瓷器香爐的器形演變就能窺見其中的演變細(xì)節(jié)。隋青瓷圈足爐
隋青瓷圈足爐平口,直壁,假三足,圈足。器外釉全剝落,器腹下部貼假三足
宋代瓷器三足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