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瓷器比較文雅和質樸,這根宋代以文治國有關系,宋代官窯跟宋朝的政治分不開,由于靖康之變等歷史原因出現了北宋和南宋之分,因此宋代一朝有兩個官窯。
北宋官窯稱舊官,因臨近黃河南岸而受河道改變、河泥淤積,已深埋在今開封市地面近十米之下,無法再探究窯址。高宗南渡后,在臨安另立新窯,為南宋官窯,稱新官。在杭州鳳凰山下設立的,稱修內司官窯或內窯,主要燒造宮廷日用瓷器。
南宋有一個叫顧文薦的人,寫了一本《負喧雜錄》的書,說“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宣政間”指的是政和到宣和年間,正好接續“大觀”年號,從1111年到1125年。不知曹公這一筆偏偏寫在前面,又是什么意圖?據《負暄雜錄》可知,北宋后期在汴京,就是今天的開封設立官窯燒造瓷器,您看北京故宮藏“北宋官窯青釉弦紋瓶”。這是最早的官窯概念,在此之前,宮廷用瓷都是在民窯中定燒,如定窯、鈞窯、耀州窯等。
北宋和南宋的官窯都有紫口鐵足的特征。所謂“紫口鐵足”,是指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現鐵褐的顏色。這個特征南宋要比北宋明顯,原因是南宋官窯的青釉就沒有北宋官窯的厚,釉一薄,特征就更明顯了。兩宋的官窯都有開片,以此難于辨別。但在瓷器燒造當中,一般來說北宋瓷胎都厚重一些,南宋的都輕薄一些。
哥窯也有紫口鐵足的特征,也有開片。有一種說法是“官哥不分”,可見它們的類似程度之高。一般來說:大開片為官,小開片為哥;還有一個特征,就是哥窯的“金絲鐵線”,哥窯沒有找到窯址,對哥窯器的判定還有很多爭議。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稿》稱:“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章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也有學者,根據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格古要論》中對修內司官窯特征的記載,認為傳世哥窯即南宋修內司官窯。因沒有找到窯址,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