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瓷器容易破碎,尤其是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古代運輸瓷器更容易破損,但是聰明的古人是如何把瓷器通過陸路和海運遠銷世界各地呢?
清代大批量的御用瓷器分春秋兩次運送進宮時,都是采用桶裝的包裝形式,也正因此,大運瓷器也俗稱“桶瓷”一些相對精致的器物,還會用紙包后放入木匣內,運送入宮。
若涉及瓷器外銷,進入遠洋前,在大船中裝瓷器,則又會以艙為單位;為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空間,極小器物也常常被裝入裝入大罐內,從而采用瓷器套裝的包裝形式。
景德鎮的瓷器的內包裝有紙包和草扎兩種,外包裝則主要有木桶裝(也稱筒、籠)和竹蔑包扎兩種。選用不同包裝方式的依據,主要是瓷器的質量等級差異:相對上等的用紙包桶裝、次之草扎桶裝,而商用銷售或相對低等的瓷器則“只用茭草、竹篾包扎。”、“將茭草置于內,竹篾橫纏于外。”
這樣的瓷器包裝方式,也在流傳至今的一些關于瓷器生產的畫冊中被記錄了下來。古代人運輸瓷器前先經過箍桶、交草、裝桶三個步驟包裝瓷器。
而民國時期國民黨運輸故宮國寶運輸到臺灣就是采用桶裝方式運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