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之所以聞名于世,不僅是它的燒造工藝,更重要的是瓷器上精美的紋飾,今天樣子收藏網主要介紹中國瓷器上的經典的植物紋飾,這些紋飾不但精美,而且瓷器紋飾還有美好的寓意。
寶相花
我國傳統瓷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 又稱“寶仙花”、“寶花花”。一般以某種花卉(如牡丹、蓮花)為主體,中間鑲嵌形狀不同、大小粗細有別的其它花葉,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圓珠作規則排列,似閃閃發光的寶珠,富麗華美,故名寶相花。盛行于隋唐時期,元明清時期的器物上亦多以之為裝飾題材。
蕉葉紋
詞條概要: 裝飾紋樣的一種。一端尖銳,一端較寬,作蕉葉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稱,蕉葉即芭蕉葉。
纏枝
詞條概要: 中國傳統裝飾花紋之一。所繪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葉相互纏繞,構成四方連續或二方連續的圖案,統一中寓變化。有纏枝蓮、纏枝菊、纏枝牡丹和纏枝寶相花等多種紋樣。
鳳穿牡丹
詞條概要: 鳳穿牡丹是中國工藝美術中的傳統紋飾。鳳凰為鳥中之王,牡丹為花中之王,鳳穿牡丹象征著榮華富貴。
青花鳳穿牡丹紋罐,高37.5cm,口徑15.5cm,足徑15.4cm。
罐直口,溜肩,圓腹,圈足,有蓋,蓋圓頂,寶珠形鈕,蓋與罐子母口相合。蓋面繪纏枝牡丹花與變形如意紋,罐口繪朵花4組,兩兩相對,腹部主題圖案滿繪鳳穿牡丹花紋。足內有青花篆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
此罐胎體厚重,青花呈色鮮艷明快,紋飾清晰,生動活潑,鳳凰圖案用筆奔放,簡潔凝練。此罐之造型與繪畫風格均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如意紋
云形紋飾之一。如意是古人使用的器物,其形為長柄微曲,接靈芝或云朵形頭。宋代以后一些工藝品上的云朵圖案往往繪成如意頭的形狀,稱如意云。
團花
詞條概要: 中國傳統紋飾之一。凡呈圓形的圖案謂團花,常見的有團龍、團鶴、團螭、團花蝶等。
雙犄牡丹
詞條概要: 瓷器裝飾紋樣之一。清早期瓷器上繪制的牡丹內心花瓣分向兩邊,呈雙犄狀,俗稱為“雙犄牡丹”。始于順治時期,盛行于康熙朝,乾隆朝已經不見雙犄牡丹的畫法,后成為瓷器斷代的一個標志。
蓮瓣紋
蓮花俗稱“佛花”,蓮瓣紋是佛教文化影響下流行的紋飾。南北朝時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蓮瓣紋做裝飾。隋初瓷器裝飾也受此風影響。
纏枝蓮
詞條概要: 中國傳統裝飾花紋形式之一。其繪花朵上下周轉,枝葉相互纏繞成圖案形式,有纏枝蓮、纏枝菊、纏枝牡丹等。以蓮花為主題者,稱纏枝蓮。蓮花是隨佛教的傳入而在中國的工藝品上流行開的。魏晉南北朝時佛教藝術在中國大為盛行,蓮花便作為佛的象征而廣泛出現在中國的工藝品上。南北朝時瓷器上的蓮花瓣裝飾十分普遍,成為這一時期瓷器裝飾的標志性的紋樣。此后,蓮花就成為瓷器裝飾中最普遍的紋樣之一。
青花纏枝蓮紋蓋罐
弦紋
古器物上最簡單的傳統紋飾,在青銅器上呈現為凸起的橫線條。大多數情況下,弦紋是作為界欄出現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專用弦紋裝飾者。
卷草
詞條概要: 17、18世紀傳入中國的一種裝飾花紋。俗稱西蕃蓮,如果沒有花朵,則稱為卷草。
卷草紋
瓷器紋飾,又稱卷葉紋或卷枝紋,宜于作各種器物的輔助紋飾。
折枝
花卉畫的一種。畫花卉不寫全株,只畫從樹干上折下來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蓮、折枝牡丹、折枝果實等。
蕃蓮
詞條概要: 具有西域風格的蓮花圖案。
瓔珞紋
詞條概要: 陶瓷器裝飾紋樣之一。瓔珞原是用絲線將珠石編串成多縷的頸部裝飾物。《晉書·林邑國傳》載:“其王服天冠,被瓔珞。 ”將瓔珞形像用于塑像或其它器物作裝飾紋樣稱瓔珞紋。其始見于元代宗教人物的瓷塑上,明清兩代在青花、五彩、琺華器上大量出現。
魚藻紋
詞條概要: 在陶瓷發展史上,魚紋出現較早,新石器時期陶器上已有發現,以后歷代沿襲。“魚”、“余”同音,具有“富貴有余”、“連年有余”的含義。魚藻紋成為各個時期瓷器裝飾的傳統題材,在明清兩代尤為常見。
八寶纏枝蓮紋
詞條概要: 佛家吉祥物輪、螺、傘、蓋、花、罐、魚、腸稱為八寶,以八寶為主體圖案,間以纏枝蔓延的蓮花為輔,稱為八寶纏枝蓮紋,是一種傳統的吉祥紋飾。
回紋
詞條概要: 家具上常用的紋飾之一,由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而來,寓意吉利深長,蘇州民間稱之為“富貴不斷頭”。在家具上,回紋主要作為邊飾,用于邊框、牙條、足端或束腰等處。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紋見于清代。
:雙勾
物象外沿以墨線兩筆勾勒出輪廓的中國畫技法。
菱形開光
詞條概要: 我國瓷器普遍采用的裝飾手法之一。宋代以后較為流行。一般是在錦地上有規則地空出數量不等、形狀各異的白地,用線條勾出輪廓,稱為開光。開光內繪各種紋飾。在一件器物上有二、三、五、六、八數目不等的開光,開光形狀有長方形、方形、菱花形、扇形、桃葉形等。其藝術效果是使開光內的紋飾更加鮮明突出。宋金時期河北磁州窯、陜西耀州窯、江西吉州窯都采用開光這一裝飾方法,有的不采用錦地,直接在器物上刻劃開光,用以突出器物的主題紋飾,增強裝飾效果。
袱系紋是清雍正、乾隆時期宮廷御用器上非常流行的裝飾題材,常見于琺瑯器、玻璃器、瓷器等等。根據檔案記載,乾隆皇帝比較喜愛的各類器皿都會要求造辦處專門配做錦袱包裹,或用楠木匣盛裝,并將器物的名稱、年號刻在匣蓋上,以示珍藏。袱系紋的流行應該與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