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恭陵是唐高宗時皇太子李弘和哀皇后合葬墓,是目前在洛陽考古發現中唐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1963年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恭陵位于河南省洛陽偃師市緱氏鎮滹沱村西南的景山白云嶺上,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則天長子李弘的陵墓,俗稱“太子冢”。唐恭陵為唐朝第三皇陵,是河南境內規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典型陵園。
唐恭陵神道兩側設石象生,由南往北依次是華表一對、飛馬一對、翁仲三對、立獅一對,東側第一、二翁仲之間有一6米多的高大石碑。神道兩側的石刻作工細膩,雕造精美,形象生動,規模宏大,時代可能早于唐乾陵,為河南僅存的一組盛唐陵墓石刻,它既是研究唐代陵寢制度、墓儀規制、喪葬習俗重要依據,也是研究我國古代石刻藝術的寶貴資料。
除石刻外,陵園內另有石碑1通。睿德紀碑位于東列北數第二、三石翁仲之間,通高7.23米,碑身高6.03米,寬1.94米,厚0.65米。碑額刻飛白書“孝敬皇帝睿德之紀”八字;碑文楷書,共33行2000余字。
唐恭陵李弘的陵墓內有大、小二冢。大冢葬李弘,位于陵園中部偏西,呈長方形覆斗狀,東西長164米,南北寬146米,殘高24米;小冢葬太子妃裴氏,位于大冢東南隅,呈方錐形,長、寬各約50米,殘高13米。
李弘,為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子,生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字宣慈。顯慶元年(656年),被立為皇太子。
李弘秉性仁孝,深得高宗喜愛,然與其母則天皇后多有不合。上元二年(675年),李弘薨于東都合璧宮,疑被其母所鴆。
李弘死后,唐高宗追謚其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禮制葬于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