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里收藏了大量香囊,現在收藏于故宮博物院,在古代香囊只是一個身邊的配飾,有白玉的、碧玉的、青玉的、松石的、象牙的、累絲的、絲織的,精美而構思巧妙,而且用寓意。香囊又名香袋、花囊,我們今天把香囊叫荷包,只有在端午節才佩戴。古代的香囊精美,用材之奢侈,今人看來樣樣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已經不是傳統概念上的香囊了。
碧玉鏤雕石榴式香囊,清,長5.1cm,寬4.7cm
白玉鏤雕荷包式香囊,清,高8.9cm,寬7.3cm,厚2.4cm
白玉鏤雕雙魚式香囊,清,長7.3cm,寬5.8cm
金鏤花嵌松石翠片香囊,清,長5 cm,寬4.4 cm,厚1.3cm
金鑲珠石累絲香囊,清,長7.1 cm,寬5.2 cm,厚1.4cm
香囊周身由鏤空的累絲花瓣組成,上下均有絲繩及紅色珊瑚珠為飾,一端置插紐,可啟閉。清代香囊種類繁多,金質香囊多鏤空,用以放入香料或鮮花的花瓣,系于腰間,是珍貴精美的佩飾之一。
金累絲鑲珠石香囊,清,長7.2cm,寬5cm,厚2.2cm
香囊九成金質,長方委角形,周身由鏤空的累絲花瓣組成。兩面均有嵌珍珠花樹,葉為點翠,邊沿鑲嵌綠松石珠一周。香囊上下均有絲繩及紅色珊瑚珠為飾。中空,一端有一活動插鈕,可啟閉。
清代香囊的種類很多,金質香囊有圓形和長方形,一般多鏤空,可放入香料或鮮花的花瓣,系于腰間,是清代的服裝佩飾之一。
象牙鏤雕葫蘆式花囊,清中期,高7.5cm,口徑4.1×3.9cm
花囊即香囊,是皇帝、后妃們佩戴于腰間的飾物。此花囊用兩塊象牙鏤雕合成,每塊象牙用鏤雕、陰刻的技法通體刻出小葫蘆、小花、枝葉及“大”、“吉”二字。所刻枝藤前后穿插,花葉左右掩映。花葉藤枝附著的地子上鏤雙錢紋,寓意吉祥、富貴、長壽。花囊兩端及兩瓣花囊之間用黃絲線編就的紐帶穿梭相連,使香囊盒兩片緊合為一。此象牙牙雕香囊的設計異常巧妙,做工精細。
金累絲花囊,清,長5.6cm,寬5cm
花囊圓形,分為器與蓋兩部分。器、蓋均以細金絲鏤空累制而成,飾為五瓣花形錦地,其上均有三組點翠花葉紋。點翠工藝十分復雜,先以金屬制成特定的架子,用金屬線勾勒出圖案紋樣,然后在線條間的凹陷處粘貼翠鳥的羽毛。用點翠工藝裝飾的器物色彩鮮艷,精美華麗。 花囊上下用黃絲繩穿系大小珊瑚珠及米珠。花囊的開關位于下部。花囊可開合,既可盛放香料,亦可盛鮮花等,香味從鏤空的孔中溢出,是懸掛于腰帶上的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