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在慈禧身上的織金陀羅尼經用原料系純絲與真金捻線,被長280公分,寬274公分,基本是正方形。明黃緞底,捻金織成,除機邊二公分外,其余全為提花部分。花紋布局精巧、嚴密。
織金陀羅尼經被最外層是萬福萬壽花邊,由團壽與蝙蝠相間組成,寬8公分;第二層為團佛與蓮花相間組成,寬15公分,上下橫排9尊佛像,左右縱列各12尊佛像;第三層為漢字佛經部分,每個漢字1公分見方,在10公分見方之內,整整齊齊地排列著64個字。這層經文每行22個字,共310行,文字自外向內排成縱列,總共17800多個漢字;第四層花邊與第一層相同,亦為萬福萬壽花紋。經被中心部分是由經文組成的一座喇嘛塔,塔高為140公分,塔頂有楷書漢字橫額,自左向右排列著“慈航渡福”四個字。匾額上方為三星,星左為日,日中有“烏”,星右為月,月中有“兔”,三者構成十二章的日、月、星辰。最上方橫排九塊方印,九疊篆文,看不清字。塔尖荷葉上端坐兩尊小佛。塔兩側為佛幡、纓絡,左右兩邊的佛幡上均有7個圓圈,圈中篆書文字,左為“光明善證菩提果”;右為“安靜香鼎功德林”。塔身橫向多格,每格均書寫經文,是一部回環的“金剛經”,共計6700多字。塔中心分上下排列著5塊印璽,印文亦用篆書體。最上方圓形印,直徑6公分,上書3縱列,每列2字,為“廣仁驅邪寶印”;第二塊是長方印,高8公分,寬,5公分,縱列,每列4字,為“正德通緣佛贈之寶”;第三塊圓印,直徑7.5公分,字為上下左右排列,為“十地圓通”4字;第四塊亦圓形,直徑12公分,居寶塔正中心,文字為上下左右排列,為 “寶鏡靈光”四字;第五塊呈倒三角形,居塔腰,橫邊長14公分,高6公分,文字仍按上下左右排列,為“普照大千”四字。塔呈圓腹,腰下階級伸展,收縮,再伸展,最下層為蓮花須彌座。塔的左右布滿流云蝙蝠。左邊日中烏下面有37公分見方處,其中織有唐玄奘的“摩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共270字。下面飾十二章中黼、龍、宗彝、火等圖案;右邊月中兔下有37公分見方處,其中織有北齊的“高王觀世音經”,共780字。下面飾十二章中黻、華蟲、藻、粉米等圖案。整幅經被文字筆筆清晰,花紋道道精美,堪稱晚清織成中的精品。
陀羅尼經被為佛教密宗圣品,前清王公大員奉旨賞用,視為異數。此被遍印梵文密咒,由該宗高僧如法如持,飾終用之,有不可思議功德。有的經被上面書寫梵文陀羅尼大悲咒,若一大圓圈,然字皆旋轉,由中達外約十余層,細極毫毛而明晰可數。凡親藩勛舊及大臣之被殊眷者,飾終會典,始得被賜。皇家不僅自己篤信宗教,還把陀羅尼經被賞賜給王公大臣,不過所賜經被多為白綾用朱砂或金漆印寫藏文佛經。所謂經被之“不可思議功德”就是把經被蓋在死者身上,作為生者對死者的敬重和安慰,兼有為死者超脫苦難,盡快進入“極樂世界”之意。清朝末年,陀羅尼經被流傳至民間,多為有錢人家所襲用。
織金陀羅尼經被曾經磨難重重,歷經了三個階段:
1908年,入葬的慈禧將陀羅尼經被覆蓋在身上。當時經被上還綴有八百二十粒珍珠,估值十六萬兩白銀,價值連城。
1928年,“東陵大盜”孫殿英將洗劫了慈禧陵墓,并把經被上的珍珠全部拆走。此后的51年中,溥儀在天津派清朝遺臣與國民政府人員重新安葬慈禧時,將經被放在地宮的香冊寶座上,陀羅尼經被從此又被封存在慈禧地宮中。
1979年,慈禧地宮對外開放,工作人員將受潮殘破的經被送往北京故宮博物院修復裝裱。此后,陀羅尼經被一直存放于清東陵文物庫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