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大鼓在過去叫清口大鼓,分為金派和花派,起源于北京,發展于天津。梅花大鼓以梅花調為基礎,通過快板、大鼓和唱腔表現的民間藝術形式。
梅花大鼓藝術形式
梅花大鼓以單唱或者對唱的形式,通過樂器大鼓、三弦、四胡、琵琶、揚琴、低胡、高胡、秦琴等表演。唱法上速度快。過板腔調一律更新,板式新變伴奏襯、補、托、隨、繁、簡、高、低,使得三弦在新梅花調發揮淋漓盡致。
唱腔內容以故事為主,在敘事中抒情。結合慢板、中板,聲腔婉轉動聽;快板、緊板,活潑有力;收束時的慢板穩重而又有余音。句式基本上為七字句,偶爾加三字頭,快板中有時有五字句。有時也依據內容穿插長短句的曲牌。
流派
金派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由北京的南板梅花調改革、發展而來。創始人為金萬昌及蘇啟元。由于伴奏樂器為三弦、四胡、琵琶、揚琴及鼓板,有人便以“梅花五瓣”喻之,故稱梅花大鼓。它流行于京津地區,是北方鼓曲的重要曲種之一。梅花大鼓的第一流派是金派梅花大鼓,創始人金萬昌等。他的嗖音顎音多,干脆瀟灑,吐字發音講究,不拙不飄,底字低音沉渾有力,聽之繞梁。鼓套子打得出神入化,變擊多彩,時稱金萬昌為“梅花鼓王”,是梅花大鼓里程碑式人物。唱金派梅花大鼓的京津兩地演員曾有很多,男演員有尹福來、賈鳳祥、曹寶祿、屈振庭、劉連玉、榮壽昌、等,女演員有方紅霞、郭小霞、關翠蘭、宋大紅、劉淑慧、孫硯琴、王淑琴、閆麗云、李志義等。當時還出了不少唱紅了的名家,特別是有一大批女演員很適合演唱梅花大鼓,從而形成了京朝派梅花的濃厚風格。
天津花派梅花大鼓
天津花派梅花大鼓是區別于京派最早的一個支派,是由弦師蘆成科獨立創造的,亦稱“蘆派梅花大鼓”。他是天津著名的盲人弦師,是韓永祿先生入室弟子。此人雖然眼有殘疾但操弦技藝高超心秀手快,還能用三弦彈奏摹擬演員的唱腔和自然界各種聲音,當時稱他這種演奏技法稱為“巧變弦絲”。他因曾為京派梅花鼓王金萬昌先生伴奏過一個時期,對繼承金派梅花大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而把梅花大鼓在天津發展了。蘆成科為了適應天津觀眾的口味,對梅花大鼓的唱法和上下三翻以及過板等一些伴奏音樂進行加工提高,起腔落腔加慢渲染節奏用類似“猴皮筋兒”的唱法,上下三翻的演奏加花腔加快節奏。這種演出形式聽起來比京派梅花大鼓火爆熱鬧,能使人情不自禁的高聲叫“好”,幾十年來在天津曲壇中進行了長足的發展。
蘆派梅花大鼓
第一位唱蘆派的人是花四寶(張淑文),她嗓音渾厚,天賦奇稟,經蘆先生的指導才形成了后來的“花派”實際應稱“蘆派”。三、四十年代時花四寶在津有“梅花歌后”之稱,可見她鼓藝出眾。我只聽過花四寶灌制的唱片,沒趕上這位鼓后的時代。花派形成后,天津曲壇中又出了不少唱梅花大鼓的人才,花五寶(張淑鈞)、花小寶(史文秀)、周文如、花云寶、花蓮寶、張雅麗、張雅琴、籍微等都是花派唱法。
梅花大鼓的曲目,多為表現兒女情長的悲辛故事。傳統曲目有《黛玉葬花》、《黛玉悲秋》、《寶玉探病》、《寶玉勸黛玉》、《探晴雯》、《黛玉思親》、《昭君出塞》、《杏元和番》、《蟠桃會》、《目連救母》、《雷峰夕照》、《王二姐思夫》、《青樓遺恨》、《指日高升》、《拆西廂》、《老媽上京》等。
梅花大鼓
來源:樣子收藏網 瀏覽 3662 次
下一篇:雙輪抖空竹基本技巧方法
更多關于 梅花大鼓 的信息
- 暫無信息!
民間藝術